杨帆
(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就目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来说,加强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十分有必要,有助于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激发贫困人员的内生动力。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实施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扶贫人员在工作开展中往往就是送东西、送钱等,这种方式不仅难以达成理想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使贫困人员滋生惰性,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就这一方面来说,加强精准扶贫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对策探究十分重要。
就目前的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对于各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相比较于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在思想政治工作渗透方面,却依旧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各方面对其都不是很重视,这样对于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思政工作具体开展中,没能给予贫困人口主体地位充足的尊重,只顾着自己的宣传与教育,忽视了贫困人口能否有效的接受【1】。同时,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实施中,往往都是参与灌输式手段,存在单一性和片面性,效果不是很理想。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投入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这样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进而导致扶贫一线人员大力的宣传和教育,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过最终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只有有效调动贫困人员的脱贫积极主动性,才能更大程度上发挥各项脱贫政策的效能。而合理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好促进这一目标的达成,使得贫困人员能够积极配合扶贫工作的开展,最终摘掉“贫困”的帽子。首先,各级政府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秉持着正确的态度,促进物质、精神文明共同落实,最大程度上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如在贫困群体近视问题提升活动中的激励价值、导向价值等,使得贫困人员可以主动协调好物质与精神脱贫之间的关系,主动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熏陶;其次,构建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效能【2】。对于一些腐败性的问题,应该严厉的处理,引导村民自主管理好本村的各种事项,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最后,合理落实法治教育,有效强化贫困户的法治意识,使得他们可以自觉地尊法与守法。通过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促进良好村风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扶贫一线人员可以通过多渠道进行培育和引导,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而在这种氛围下,贫困户自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
就农民的具体需求来看,要想有效激起他们的脱贫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看到实惠,而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础所在。首先,在具体实施中,基层干部应该严格遵循务实这一原则,对贫困人员付出耐性、关心,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尽可能解决,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此外,注重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提升,具体就是需要政府方面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从多方面着手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其次,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引导贫困地区的农民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最后,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农民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进而滋生出负面的义利观,过分看重精神方面的满足,不愿意主动劳作。而对于扶贫一线人员而言,便得加强引导,合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得他们能够认识到好生活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首先,对农民的物质利益、民主权利等给予有力的保障,不断促进农业各方面的改革,这样便能有效激起农民积极参与到现代化农业产业链中的积极性和热情。与此同时,还得积极建设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农村的自治环境,进而更好的保证农民在各项村级事务开展中的知情权与监督权等。在村级事务决策之前,应该让村民集体一起发表意见,然后整合意见进行决定,最大程度上激发村民的参政热情;其次,重点维护村民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基层干部而言,需要转变传统认知,尊重农民的人格,并且多方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提升农民的获得感【3】。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网络途径合理利用起来,借助微信、微博等平台,针对性的为农民推送正能量的内容;最后,不断强化对农村扶贫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等。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使得扶贫人员能够真正理解思政知识,为其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通过这种方式,必定能够有效激起贫困人员脱贫的内在动力,进而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扶贫人员的工作,促进扶贫政策有效的落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助力。
综上所述,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有助于提升工作实效性。不过就整体情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需要各方面加强重视,并且积极进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一线扶贫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工作具体开展情况,然后应用合适的措施促进思政工作的落实,以便有效发挥其作用,为精准扶贫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