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习自制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2021-11-28 13:34:56潘若雯林可捷刘欣悦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潘若雯 林可捷 刘欣悦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引言

线上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主发展和互动对话[1]。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繁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集体归属感缺失、学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原因,[2]当前大学生学习自制力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下的水平,呈现出如:课堂走神、学习倦怠、学习无坚持性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参与度不足,进而影响了线上教学效果。

本文以江苏大学在校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线上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学习自制力问题,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律性,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对相关学校改善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大学上线上学习自制力的现状调查

(一)数据收集和样本特征

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向江苏大学本科生发放了320份问卷,回收到315份问卷,回收率达98.44%。其中,男生样本量132,占41.9%;女生样本量183,占58.1%;低年级样本量占42.8%;高年级样本量占57.2%。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得分越高说明学习自制力越强。

(二)大学生学习自制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据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学习自制力评价均分为3.43分,总体处于偏下水平。线上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具有较高的学习自制力才能保证线上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习自制力评价分为3个维度:课堂参与度、自我评估和抵制诱惑。各维度的评价情况如下:

课堂参与度维度评分为3.56分。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以PPT讲解为主,难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这使得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足,课堂参与度偏低。

自我评估维度评分为3.60分。自我评估维度为学生对作业完成的及时程度、计划制定与执行情况的自我主观评价。由于时空限制,学生无法通过与同学学习进度的对比,适时调整学习计划,因而呈现出学习拖沓、学习无计划性的特征。

抵制诱惑维度评分为3.23分。调查显示,大学生线上学习的最大干扰是手机和网络信息,与线下学习不同,线上学习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与学习无关的信息。

(三)不同年级的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有差异性显著

据统计显示,大四学生学习自制力最高,分值为3.55分,其次是大一、大二和大三,分值依次为3.48分、3.33分和3.10分。大四学生面临就业问题,深知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实用性课程表现出较大的专注度。大一年级的新生学习思维还没有大的转变,拥有较高的学习目标。随着视野的开拓,大二学生更加愿意将时间投入到自己的课外兴趣中,由于大学考试为通过性考试,更使学生忽略了学习。大三学生忙于实习、考研和出国等活动,只学习必修课程,对选修课表现出排斥的心理。因此,大二和大三学生的学习自制力的培养亟需得到重视。

(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自制力水平较高

调查统计得出,文科生的自制力为3.28分,理科生的自制力为3.56分,理工科学生自制力普遍高于文科生。文科学生强调思辨性,考试内容也偏向主观化,使得文科学生易对线上学习产生应付心理。而理工科学生强调逻辑性,考试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在平日进行反复的练习,使得理工科类学生容易形成较高的学习自制力。

二、大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针对线上教学下大学生学习自制力关键维度,选取线上学习环境、学习观与学习策略、健康习惯、网络课程理解力四个维度进行问卷编制,平均得分的分值越高,代表对线上学习自制力的影响力越大。

调查结果显示,各因素影响力排名前四位的因素依次为: 线上课程缺乏趣味性、课程安排过于紧密、软件复杂和老师的学习监管力度不足,评分分别为4.00分、3.94分、3.85分和3.83分。

(一)线上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大学生学习自制力低的首要因素

课程枯燥,加之监督的缺乏,学生极容易走神,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任务跟进缓慢。由调查可知,学生更喜欢老师综合运用课件、视频与案例,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中进行良性互动和充分讨论。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的课程理解力。

(二)课程安排过于紧密对大学生学习自制力的高低有重要影响

学校教务处在安排课程时,并未考虑到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的转变,很多学生在上一个课程还未结束时,就需要加入下一次课程中完成签到任务。这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也缺乏时间去转换学习思维。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降低,加之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欠缺,学生极易产生学习倦怠感和无力感。

(三)软件复杂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线上学习的自制力

学校没有统一规定和学习教学软件,使得学生需要自行学习不同软件的操作方法,适应多样的学习界面。网络操作力越低,学生的学习自制力越低,因此,学校需制定统一标准,筛选出操作简单、页面友好的教学软件,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教师对学生进行软件介绍,由上至下,提高学生网络操作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网络操作力。

(四)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拥有一个安静的线上学习环境

男女对比发现,女生更注重学习环境的安静,更容易受到线上学习环境的干扰。家长在周围时,女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若有老师进行线上学习监督,女生也更容易集中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专注度,而男生在这一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五)大二学生更需要老师的监督和课堂的互动

年级对比发现,大二学生更加需要老师监督和课堂互动。大二学生适应了大学生活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划,更愿意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由此,大二学生会疏忽课堂学习,对学习产生应付心理。因此,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调动学习气氛,注重课堂互动,及时调整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大二学生学习自制力。

三、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的对策

通过对自编的大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普遍偏低。提高大学生群体线上学习自制力,需要从大学生自身、任课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这三个主体共同发力。

(一)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提高学习自制力

1.实施自我反馈与自我激励。大学生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馈与总结,通过对自身的学习总结来进行有效的监控、指导和矫正,最后实现约束学习,养成学习自律。

2.维持线上学习的安静环境,排除干扰,营造氛围。在线学习面临的干扰因素较多,这需要学生合理选择上课地点,准确传达上课时间给家人,争取家人对自己学习的配合,减少线上学习期间的不必要干扰。

3.远离诱惑,遵守秩序。学生需要克制玩手机的冲动,将互联网作为一门辅助性工具,运用于学习中,减少不必要的用网。同时严格遵守线上教学纪律,以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做到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二)教师转变角色,进行互动教学

1.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线上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能够综合运用课件、视频、案例,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互动。深化师生互动环节,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教师也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客观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并实时给予反馈意见,起到协助、引导、监督的作用。

3.课后及时了解学生反馈并给予帮助。线上教学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后交流反馈机会。此时需要教师课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在线答疑,以构建持续、优质的线上教学活动,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管理部门合理安排和监督教学任务

1.课程安排,劳逸结合。在线学习需要学生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加重了学生的疲劳感,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管理部门要合理安排课时,注重劳逸结合,给予学生一定的休闲放松时间。

2.加强线上监督。以辅导员与学业导师为代表对线上课程进行旁听,督促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以增强学生自我控制力与投入度。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生线上学习自制力的问题迫在眉睫,影响大学生学习自制力至关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课程无吸引力、课程安排过于紧密、线上教学软件复杂。本研究提出通过合理安排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对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学习自制力,最终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终生学习的能力,促进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