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

2021-11-28 13:34:56王绍铎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王绍铎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467091)

一、概括新媒体发展使社会以及播音与主持专业产生的变化

(一)新媒体发展促使着播音与主持专业的改变

1.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专业知识内容要适应社会发展速度,与时代发展共同进步。在原先播音与主持专业中,人们接收信息受到时间空间限制,信息的大面积传播还需要人们口耳相传。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再是从前在电视机或者收音机中传播,那样信息既缓慢还容易发生误传现象。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搜索查看信息,一些官方信息的发布,不再依赖电视或收音机,而是可以在多种途径上进行传播。

2.传播方式的变化

从当初有线数字传播转变为现在有线加无线传播的方式,并且对从事新媒体工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其中播音与主持专业根据新媒体的要求有了更多方向的发展。从之前有声传播到现在既有文字描述,也有视频直接观看的传播方式,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改变空间。

(二)新媒体发展使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更加完善

1.在专业方面更加多元

播音与主持专业课程之前大多是专注于发音、说话技巧和专业人才形象等方面,在信息呈现方式多元化的社会中,促使着播音与主持专业更加全面完善专业知识,注重专业人员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专业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视频剪辑、画面操作、设计和美学等方面加强综合学习。在播音与主持专业中,如今的课程更加注重实用性,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而不单单是艺术思维层面的讲解,并以专业实操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学习更加多种多样,使其在以后工作中能有更多的选择。

2.加强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

如今在针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选拔时,不只是通过即兴评述说来选定学生,在学生的文化基础上也有一定的要求。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新媒体发展特点,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要对专业教学不断做出优化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让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掌握好信息前沿,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让所学专业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新媒体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一)在专业定位方面的影响

传统形式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新媒体影响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传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际定位比较狭窄,学生主要为成为广播站、电视台的播音与主持工作者努力,进而导致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如果传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始终处这种落后状况,将会使新媒体传播模式变革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各大院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展现时代性特征。学生自身也要转变学习观念,如从最初传统有声音语言创作的模式,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创作、传播的模式。在不断丰富各类稿件创作素材的基础上,为相应的创作人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为培养更多优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新媒体的出现,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得不重新进行定位。在现阶段信息高效传播的状况下,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第一时间结合相应的素材进行创作。目前新媒体的传播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大部分的广播电视节目都可以在网络渠道上随时观看。另外,多种类型的媒体逐步融合,对于打破传统形式下各个媒体之间的隔阂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们自身的信息传播及接收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也是如此。为了不断拓展自身的视野,教师和学生必须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对自身进行审评;并且各大院校也要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重新评估和设置,使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观念能够紧跟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新媒体行业快速发展,每天都在进步,这要求各大院校的专业课程要与新媒体的发展保持一致。在对课程进行实际设置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及时性与时代性,使高校的信息与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并注重各个渠道的反馈意见。高校要结合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工作,这在不断完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大量优秀人才,促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

(三)在改进课程方面的影响

传统形式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无法满足新媒体背景下的专业教学要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多个不同角度对课程进行完善和改进。传统模式下的专业课程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关注新媒体,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明确自身定位。基于此,各大院校在调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模式,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新媒体背景下的学习需求。

新媒体在给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在实际落实课程改进工作的过程中,应保持较强的平衡性,运用动态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始终用科学、正确的发展观念改进课程。在新媒体背景下,改进专业课程不应是一项急于求成的工作,而需要长期坚持。如果一味注重课程改进的速度,将会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要适当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合理地选择课程改进方式,从而实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四)在实际教学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在丰富媒体内容的同时,也逐步拓宽了媒体信息的传播途径。考虑到传统形式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所以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方式相结合,在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潜能。在此种状况下,逐步形成了“界面课堂”。“界面课堂”具体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多方面的教学资源越与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同时进行单个和多个教学内容。它能够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现状,使教师从理论、实践、思维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教师在实际讲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要树立“成长共同体”理念,和学生的力量紧密相连,对没有筛选和处理的信息进行全方面管控。教师和学生要在共同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共同成长。现阶段新媒体的实际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它对于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具有重要帮助。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教师的权威性,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任务,进而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设计者与参与者,为今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播音和主持艺术工作者的需求日益增长,艺术教育方案的传播和推广必须得到明确界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视听和艺术活动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网络上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使得教学内容得以扩大和改进。随着文化交流渠道的逐步发展,播音和主持艺术专业人员在其专业活动中也必须打破媒体的限制,增加创造性,改变传播知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