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何园中西合璧的风水探究

2021-11-28 13:34:56彭林燕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彭林燕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目录:

1.寄啸的山水出于何处

1.1 中国园林中蕴藏的风水

1.2 寄啸的中西合璧

园中园:

2.1 中西合璧的玉绣楼

2.2 复道回廊

2.3 水心亭

总结

前言

何园是清代园林中的造园典型,被誉为“晚清第一园”,无论是其构建技巧、园林布局、独特风格都值得后世研究,何园也是江南保存遗址较完整的一座私家园林,其留下的珍贵史料和具有的艺术价值都为当代研究园林文化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此篇文章将着重从何园的玉绣楼、复道回廊、水心亭三处来探究风水在其中的应用。

一、寄啸山庄的山水出于何处

(一)中国园林中蕴藏的风水

中国自古以来都很看重风水,风水更像是人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风水在古代实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规律的研究。在中国园林中造园是非常讲究风水的,在房屋建造园林布局中被称为堪舆。风水其实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承袭道家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地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而园林风水有十大原则:整体系统原、因地制宜原则、依山傍水原则、观形查势原则、地质检验原则、水质分析原则、坐北朝南原则、适中居中原则、顺承生气原则、改造风水原则。这些原则包含了在建造园林前后的参照标准,也是古人智慧的传承。[4]

(二)寄啸的中西合璧

寄啸山庄也就是何园,何园一改古典私家园林前宅后院的传统,把住宅融入叠石理水的花园之中,是典型的园中园。何园主人何芷舠是当时的江汉关监督,与船只打交道,与外来船只和西方接触较多,所以设计的是中西结合的园林,独树一帜,西院的玉绣楼更是被称为“洋房”,更是有逶迤曲折的复道回廊,有镜花水月,片石山房,被称为“晚清第一园”。很好地诠释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复道回廊分上下两层,或直或曲,贯穿全园,则被人认为是现代立交桥的前身。

二、园中园

(一)中西合璧的玉绣楼

玉绣楼是何园中最典型的中西结合的园子,院中种植广玉兰和绣球花,复道回廊串联玉绣楼,外部是中国的青砖灰瓦,而房屋内部结构、百叶排窗、彩花玻璃、通风孔道等都是西方的,房间内也像现代的套房结构,中西结合,相得益彰。在当时这样的建筑并不被大部分人认同,这楼既不是中式也不算西式,在当时看来兴许别扭了些,在当时保守的中国园林中修建这样的建筑说明园子主人有独到见解和超前的眼见。但人们大多认为西洋事物与中国风水格格不入,玉绣楼的院子是三园中的其中一个,草木繁盛,绿荫盖地,而风水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植物与人之间存在一种场叫“生物场”,更是固一方水土,经过科学证实确实如此。也许与传统前宅后院不同在于将树木花草与建筑相融合,与环境达到自然和谐共处,更能滋养家中生灵。风水理论认为“草木郁茂,吉气相随”,木盛则生,何园有三个园,皆是草木绕楼,亦有水聚气,何园不是单纯照西方学形,而是融会贯通了园林风水,玉绣楼的巧妙之处正是在于用西方的器承载中国的道。

从外走进里面可以看到房内好多有趣的玩意儿,有留声机、法式壁炉、金属器皿、电风扇… …经查找资料得知何芷舠五行属水,从事的也是与水有关的工作,而金生水,水生木,在家中摆放金属也有道理,何园的主人何先生生在望江,任于汉口,常年与水打交道,何先生对于风水非常看重,有“风生水起,需得有风、有声,水才有起色”于是在文房四宝中摆了电风扇,既能吹风也能发声,正好是这个风生水起之意。 虽然这个说法在风水学中的用意有所出处,但是也确实是无处不风水,再细微的一个布局也能找到玄妙的寓意,也许这正是园主对人生与后世的寄托。

(二)复道回廊

复道回廊被称为“天下第一廊”,有人把它比作立交桥的前身。复道回廊四通八达,串联何园的主要建筑,复道回廊是分布于全园的上下两层回廊通道的整体设计,这样开放性的布局便是这两层的立体回廊造就的,从现代意义来讲,这种回廊是对立体空间网络的早期实践,史无前例。在园林风水上则讲究气韵连贯,有连绵不断的意思,而何园是典型的园中园,所以各个部分的院落是各在一处的,于是何园把串楼的建筑形式加以延伸,将原本独立的院落用廊的形式串联起来,做到了聚气凝神,四通八达,直者直,曲处曲,既能在雨雪下任意行走,也是增加了游园趣味,设计巧妙。

(三)水心亭

水心亭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亭”,水心亭四周皆是水,水环绕亭,廊环绕水,亭子其实是一个戏台,戏台自然是需要考虑观看效果的,将亭子建在水中,戏台如同仙山,水为海,行走在复道回廊上如同踏水行云。因为四面环水,水面反射的回声使得戏台上传出的音效更加空灵,而波光粼粼的水同婆娑的树影更是让戏台如梦如幻,更是增强了视觉享受。而水心亭也是第一座有铁与木共同建造的亭子,也是第一座在水中建造的戏台,这其间除开实际功能外,以风水来看,水在风水学中占据了独特地位,自古以来人们会选择临水而居,园林在建造时也会考虑顺水而建,水心亭四周是金属围栏,金克木,而金生水,所以将亭建于水中也是寄托了园主人的美好愿景。

三、总结

何园中还有诸多妙不可言之处,比如石涛所设计的片石山房,里面可以居住,冬暖夏凉,十分宜人。还有镜花水月,也是让人赞不绝口,奇思妙想又可以巧夺天工,不愧为“晚清第一园”。此外,何家祠堂,在祠堂内有一口井也是争议颇多,有记载认为“凿井聚财”,水生财气这种说法是自古流传,也有认为那口井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可以使室内冬暖夏凉。

园中的建造精妙之处不只一二,连移步一景的漏窗也是上下各一排,不仅是巧妙运用了园林风水,还有从视觉观感上的享受和造园时对自然的向往及把握。何园虽然是“中体西用”的手法建造的园林,但在宅园的布局、园林风水、院落体制等依然遵从了传统的园林营建。[2]中西合璧除了在风水上有所考究外,也是寄托了园主人的情怀和思想,以及造园者所摄入的精神,让一个本无生命的园子也便有了灵魂与故事,千年万年的传承下来,风水也如同文化一起传承下来,融入建筑融入生活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