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背景下建筑装饰专业群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21-11-28 13:34:561兰育平2毛钟警3黄海珍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1兰育平 2毛钟警 3黄海珍

(1、3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9;2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2019年随着国家实施“双高计划”,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迈入高水平职业教育建设的新征程,立足打造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社会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必要借鉴国际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直道超车,为世界提供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成为欧美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是一种以学生学习取得最终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人所在单位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在建筑装饰专业群试点“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探索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一、明确“实验班”人才培养定位

建筑装饰专业群实施“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将高于现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着眼于人才全面素质及复合能力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强化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以塑造高尚人格、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全面素质为宗旨,在培养规格、能力和素质要求、岗位面向等方面体现出与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别。实验班贯彻“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卓越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通过与全区域知名企业合作,基于“厚基础、能跨界、高素质、可持续”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专业大类群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融入大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适合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课程体系,创新“项目+工作坊+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灵活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行因材施教,提升专业育人质量。

二、“实验班”生源选拔机制

“实验班”摒弃传统大班教学的模式,在学生规模、选拔方法进行精心设计:一是选拔范围。原则上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从建筑装饰专业群择优选拔,每个实验班人数原则上控制在20至30人。二选拔原则。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学校系部组织考核的方式,基于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择优录取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选拔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发展潜质、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三是选拔办法。实验班遵从个人自愿与择优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学生学习基础测评、专项测评等测试手段,公平公开择优确定学生名单。

三、“实验班”人才培养举措

(一)实施“项目+工作坊+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验班”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升级,对标行业新业态、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与区域内知名企业、行业合作,建立双向互通工作坊,引入企业行业创业设计咨询服务项目、创意设计项目、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等,以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工作室+学徒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项目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1+N”现代学徒导师制,校企共同实施专业教学,探索“跨专业、 项目化、多方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实现“厚基础、能跨界、高素质、可持续”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三创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

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环节,实现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协同。在专业课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研一体化”、“线上+线下+现场”混合等教学模式;在素质课程推行“学分银行制”、“学分置换制”等机制,鼓励学生跨修学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任务驱动式、竞赛式、研讨式、项目式等形式,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良好习惯和增强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评价方面,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项目实践和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主动实践、善于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革,支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互动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体验中总结经验,在探究中培养研究精神,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良好习惯,充分挖掘学生优势潜能。

(三)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实验班”改变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减少“一考定成绩”的课程单一评价方式,一是开展以学生思维能力、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主体,借鉴企业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围绕着“技术知识体系、职业素养体系”,注重对学生“成果评价、能力评价”。二是实行“机动淘汰补位制”,“实验班”所有成员存在着绩效考核不合格的、无理由不听从工作安排的、无组织无纪律的,均实行“淘汰补位制”,引入新的优秀学员。

(四)实施全程有效的“1+N”导师制

一是安排德才兼备的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全面负责实验班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和身心成长。二是根据课程教学进程,精选具有专业能力强、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和引进企业设计骨干、一线工程师共同担任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学情,量身定制学生个性化的学业提升体系,根据学生不同阶段学习需求,为每位学生配备相应的校内外专业导师,形成“1+N”专业导师机制,专业导师自身科研及社会服务,具体指导学生制定创新创业学习计划、开展创新能力训练,并指导学生完成与专业相关的高水平学习活动等工作,更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项目实践、创新创业等能力。

(五)建立产教融合研发型实训基地

与家居设计业内著名企业合作,对标装饰行业新业态,按“设计-预算-施工-检测-软装-竣工验收”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建设家居创意设计室、家居BIM 实训室、交互式环游研发实训室、智能家居研发实训室、现代装饰材料体验室、新工艺实训室、全屋定制家居研发中心等。对标企业职业文化,打造实训基地职业氛围建设;对接建筑室内装饰行业最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模式等,对智能家居设计规范、施工技术标准、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开发实训活页式指导书,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孵化创新创业精英,实现环境育人、平台育人和项目育人。

四、“实验班”人才培养成效

自2017年起,建筑装饰专业群引入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的“实验班”目前已培养了3届学生,“实验班”学生参加校、省、国、行等类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0项、省级奖励20项,教改效果显著。据第三方咨询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建筑装饰专业群“试验班”的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报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6%,就业对口率100%,创业率4.5%,“实验班”的课程满足度、就业率和创业率均高于其他平行班。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工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