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我国当前高校教育市场竞争激烈,学生数量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学生数量增多导致高校门槛降低,高校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因为高校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重要阶段,所以高效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身心素养都处于持续波动状态,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此外,高职院校为了符合社会人才发展需求,正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教学任务和教学方式出现了转变,所以高职学生管理也提升了难度。本文将针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进行详细分析。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的教学原则进行。作为一种具备科学化、先进化的教学模式,赏识教育工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都是始终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相比其他教育方法来说,赏识教育更加尊重生命规律,可以转变传统功利性教育教学工作弊端,借助“先自信、后成功”的思想,引导学生们自立、自强、自信,为树立学生们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打下良好基础。在开展赏识教育工作时,教师应该细致入微的对学生们进行肯定,赞许赞扬学生们,让学生们强化自尊心、自信心,遵循学生们的客观发展与成长规律,帮助学生们舒缓身心、获取快乐、愉悦的学习成长氛围,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一般更加注重学生们的知识技能教学,所以实践教学机会相对较多,往往会通过知识实践能力去衡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我国素质教育工作日间发展的当下,非常注重学生们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对学生自身修养、道德品质要求更高。通过赏识教育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并且在中肯的引导下,让学生们发现学习当中存在的稳妥。注重对学生们实践学习的优点进行鼓励,切实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充分带动起学生学习热情,展现出赏识教育真正的作用效果,让学生们在积极鼓励和鼓舞下,强化学习自信。
正确的鼓励与激励,能够强化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行为过程,从而让学生们生活、学习活动获取更好的结果。通过鼓励、引导,能够充分带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与内驱力,帮助学生们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增强学生创造力[1]。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关爱,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与众不同,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当中,往往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在家中受尽千般宠爱,从小生活条件优越,危机意识感较为浅薄。此外,当前的高职院校学生们在高中、初中时期,教学教育管理便不是特别严格,很多学生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对待他人,甚至还有一少部分学生们不愿意与其他同学交往,导致情感梳理、缺少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观念,极大程度上对学生三观正常形成起到了牵绊。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诸多学生们受到互联网影响严重,很多学生们沉溺于互联网游戏、社交软件当中,甚至出现了倦怠、懒惰等情况。学生们无法自控的沉浸在互联网的世界当中,对于课堂教学知识兴趣骤减,因为自控能力较差,所以对文化以及专业课知识理解少之又少[2]。此外,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们在初中高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竞争意识较差,对于学生缺乏进取心和正确思想认识,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较差,这不仅降低了学生教育质量,还一定程度上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负担。
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全面开展赏识教育工作,就应该构建完善、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目标,确保赏识教育工作系统化、高效化开展[3]。构建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与教育体系,将其纳入到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当中,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将制度化与人性化教育管理工作整合,制定出科学、严谨的服务态度,注重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和意见,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肯定学生们的想法。教育人员还应该注重对学生们的理解,结合高职学生们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贯彻人性化教学理念,切实满足师生之间交流沟通需求,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实践氛围,为学生们全面发展搭建起完善平台。
赏识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切实满足学生们学习的心理需求。在开展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应该自主自觉的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激情,通过精准化、客观化的赏识教育方式,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发挥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激情。将赏识教育工作有针对性的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实现以点覆面,确保每个学生们都可以在赏识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客观来说,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是赏识教育工作开展的起点,赏识教育拆分开来,便是“赏”,欣赏学生们的能力;“识”,认识学生们的优点[4]。所以,在进行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教师应该从细枝末节层次来捕捉学生们的优点,并且充分发挥出该优点的价值,帮助学生们重拾自信心,让学生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英语教学工作当中,英语教师在引导高职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发现一个平时比较活泼的学生(小红),但是在课堂当中因为胆怯所以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积极阅读文章[5]。那么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应该潜移默化的在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时,夸赞该小红的发音好,并且纠正依的小红的读音读法。在教师的赏识教育过程中,小红逐渐的喜欢在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与同学交通经验,真正专变了传统学生们的学习价值观念,让学生们在循循善诱之下,强化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在赏识教育体系当中,最为重要的另一个环节便是在赏识教育之下,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发现的学生问题进行批评,借助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手段,让学生们强化自信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6]杜绝单一化、客观化的赏识,若高职院校学生犯了错误,那么应该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借助面对面交流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内心当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避免学生们出现反叛心理。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性,让学生们在明确自身错误的基础上,从侧方面对学生诚实进行赏识、肯定,在约束学生们行为与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00后”,个性十足,生活环境优越,长时间以来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进行高职学生管理时,必须要优化教学手段,将赏识教育内容引入到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借助赏识教育方式,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们积极融入学习生活当中,培养学生正确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