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2021-11-28 13:34:56胡晓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胡晓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 毕节 551700)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步伐在推动着新英语教学模式的创立。新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提出是基于教材基础的,在教材基础之上,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这也对新时代的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英语的专业发展概念

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顾名思义,是指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总结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聘请专家对教师的授课进行指导等。高校英语教师的目标和需求会随着所处时期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也会受外界环境,如学校教学氛围与政策等的影响。不仅如此,教师的自我发展也会受高校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高校教育体系的改革的影响。在此情况下,高校为英语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有助于推进高校英语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

二、高校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英语的教育教学在中国已发展数年,但中国的英语教育仍停留在“把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也就是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阶段,而没有进一步发展为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发展过程中,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阻碍是缺乏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众所周知,语言的发展是依托于文化的。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首先需要克服已有的母语思维,无论是发音的方式、语法的使用还是文化背景,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区别于母语的教学模式。其次,由于原版读物的价格较高等不可控因素,导致高校的原版学术资源教师,从而使教师在备课或者是做科研项目时难以搜寻理论源头,大多是在他人论文基础上进行二次引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质量。此外,国内的英语教育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更多的是被动地效仿国外的英语教学模式。显然,这种情况并不利于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在这种状况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三、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一)利用好互联网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模式。利用好互联网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网络课堂在为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跨时空的交流平台。这个平台可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速率。

(二)转变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高校英语教学存在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考虑到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而是照搬以往的中小学教学模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思维模式也会发生转变。当教师的授课群体是大学生时,简单的模仿式学习已经不适用。同时,大部分教师延续着以往的老旧观念,也就是调研并不是以教学任务为出发点,而是着重评职称。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应在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加高校提供的进修课程。

(三)积极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多元化发展

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校英语教师的学习仅局限于自身专业是远远不够的,在跨学科融合兴起的今天,高校英语教师也应不断培养自身的其他专业技能,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型教师。目前,高校的不断扩招增加了高校对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可能会出现聘用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当青年教师在刚进入岗位时,首先要逐步适应高校教学生活,渐渐脱离学生的身份,从而完成角色的转换。但青年教师在转换角色的过程中,高校往往不能及时提供其相应的培训以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教学。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仅仅只是对青年教师进行简单的短期岗前培训,并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青年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高校对其教育工作者定期举行短期或长期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高校教师的未来发展,另一方面,这也能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此外,对于高校教师的具体教学问题可以通过观摩其他教师上课的形式进行取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创新。同时,高校应积极举办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等评奖评优活动,激发高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使教师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