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凯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影视后期包括后期剪辑和后期合成两大块,电影、电视中使用到了后期剪辑合成技术,广告作品、栏目包装中也大量使用了相关技术,影视后期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随着电影、电视、动漫和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后期制作人才有很大的空缺。提高多媒体专业学生的影视后期制作技能。使其具备专业技术和从业素养,是开设《影视后期》课程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兴趣是学习动力之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我们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影视后期制作的内容和程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我们的学生能需要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教学团队对课程《影视后期》进行研讨,进行课程优化教学改革,主要思想和改革方式如下:
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素材或者软件做的动画片段.做后期的处理,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剪辑,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等,是作品完成前的加工处理。后期制作是影视动画制作上一个重要的工序,能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质量,甚至能决定它的生死。我院的《影视后期》课程是多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兼具实践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要求学生能主动学习。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多媒体专业开设的《影视后期》课程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让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能学以致用,进而让我们的毕业生能达到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总体上看,高职学生大多求知欲比较高,然而学习方法可能会有些欠缺。所以在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上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
具体来说我们多媒体班级的学生各有不同,有的同学接受能力强,有些则要弱一些,有的同学学习主动有些则被动些。我们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这些各不相同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影视后期”
技能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让学生能适应岗位需求,并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水平发挥。课程教学团队总结了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再分析,经过再探讨、实践、总结等不断改进,努力通过我们的课程教学过程培养出的学生更具有创新精神,有更过硬的专业技能,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通过开设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音频、视频的采集和剪辑的方法,掌握常见特效应用技巧能熟练应用于广告、片头、栏目包装、动漫等影视后期制作。
影视后期是一门核心技能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首先视频方面就包括视频制式、视频色彩以及视频采集等,其次音频方面包括音频频率、音频录制等.第三声画关系,声音又包括人声(人声又包括对白、旁白、独白、解说等)。自然音响和音乐等。根据不同的需要声音和画面可以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第四影视后期使用到软件Premiere,AfterEffects等,利用软件进行后期设计与实现,软件涉及到的命令和菜单也是非常繁多的。然而,作为一门实用的技能来说,知识性的内容是基础,是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却不是学习的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考虑到工作中的实用性而选择有用的有启发性的内容重点教授,教学内容是经过科学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单单是后期软件的学习如Premiere,After Effects等,如果要详尽所有的命令和菜单,学习也是非常繁琐和不切实际的,所以课程的学习不可能以软件为中心,而是以实训项目的方式来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让软件为项目服务、为技能服务。在实训项目中,对于剪辑部分,以Premiere为工具软件。选择了故事视频剪辑,片头动画的制作,影视岍V制作以及画中画制作以及字幕的制作等项目进行分解:对于特效部分,则以After Effects为依托设计了各种特效的制作,比如粒子效果制作烟花、雨雪等场景的设计于制作。还通过片头的设计与制作综合应用的多方面的知识。通过这些实例制作有效地强化了课程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另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情况,设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承前启后。加强课程群概念,注意前后课程的关系,有前后相承、承前启后要充分了解前期课程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学内容以及学习效果,对本课程需要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加强。学生在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可深入学习,也可有所侧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本课程的学习有一些前期课程如《现代摄影与视频采集技术》《视听语言等》,课程之间有着相互联系。学生毕业后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相应职业进行就业。然而高职教育不是定向培养不是专才教育,所以高职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如多媒体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声音录制、平面设计、影视拍摄、影视后期或广告创作、动画创作等各种职业。
第二,理论够用,学以致用。依据企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要求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不必强调知识的全面性;要求学以致用,通过使用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掌握相关操作技能达到岗位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也会有所区别,要与行业发展保持密切联系,融入新的实用的操作技能,剔除已经过时的知识与操作方式,如Premiere中不同版本的快捷键就不一样,我们要提醒学生既要熟练使用快捷键提高工作效率,又要明白快捷键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快捷的操作方式可以通过菜单查找,可以进行设置等。在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学习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地满足企业职业岗位需要。
第三,遵循技能培养的基本规律,序化教学内容。课程包含的知识点之间、技能之间都包含着一定的关系。教学内容的设计让要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来安排课程的选择以及先后关系。通过科学设计工作任务,实训技能,实现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节课是进行说课,说课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包括考核方式,让学生对本课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一个详细地了解,让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也提出一些希望和建议并将这些内容进行纪录。说课以及发言讨论能帮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宏观把握,并能明确今后的学习目的,督促今后的实训过程。
本课程的教与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有自己以及老师给与的预期目标,并且能真实地出作品,有看得见的成果,所以学生非常喜欢。
教师设计了一些项目,并在每次课程开始之时将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实训项目交待给同学,让学生自己选择分解任务方法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实验,有问题能随时与老师沟通与交流。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习能力一般的同学基本上也能完成项目的实践;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完成老师交付的实训项目后就能利用时间做自己更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进行举一反三设计制作训练。也可以进行学生自己外接的项目设计,在这里可以和老师完全平等的交流。在这里老师精心选择一些有难度但又能克服的项目。循序渐进的推进课程的开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发现问题,主动实践,那么课程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实训项目是学生提高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是课程开展的重要方式,所以传统的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课程培养目标,考核分三个部分,课堂表现20%,实训项目成绩40%,课程设计占40%。其中,课堂表现成绩主要考核遵守纪律以及积极主动性;实训项目成绩则考核学生的实训任务完成的情况,对实训作品进行评分;课程设计考核综合设计自主创新以及综合实践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考核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高职教育的《影视后期》课程改革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各高职院校应依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外部环境组织实施,在工学结合这一原则下,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不断进行创新,丰富工学结合的内涵,使课程建设更适合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