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曲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学,广西 柳州 545500)
初中生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培育期”,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倾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此就需要老师培养学生自主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自主管理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完善外部因素,尽可能地激发生地自主管理潜能,推动学生由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
在当前教育改革,教材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生的自主管理是核心素养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在农村的初中教学中,教师需要找准学生的位置,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其明白学生才是整个工作中的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班级管理中来,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之下打造一个团结,高效,和谐友爱的班级,从而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的寻求自律,做生活的掌控者,而不是奴隶。从学生的方面出发,为学生着想,制定合理严格的班级制度,有利于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在班级事务中担任的角色和责任,端正言行,举止有度,为自主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再者,学生可以努力竞选班级委员和学生会代表,让学生来参加班级管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为学生树立典范,成为老师的好帮手,甚至为同学指明前进的方向。
学生是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特点的独立个体,有着自己的喜好,兴趣等甚至在为人处世和社会生活中有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些都是形成学生个性和特点的现实依据,教师需要在全面的了解中明白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依据学生的个性和专长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标准,为学生设计出系统的,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自己的荣誉和能力,增加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群体荣誉感。
作为一名教师关键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素养,降低现代文盲的人数,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学习。因为自学能力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因素,缺乏自学能力对于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复习都是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就需要老师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地竞争和选拔激发学僧的进取心和求知欲,从而发挥学生的专长与能力,让学生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
农村不比城市有着完备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甚至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甚至教学理念都差城市一大截,为此,需要农村的老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从而在学生不断地努力与奋斗之下锻炼出自己的能力与素养,打造出良好的农村学习环境,利用农村人数少,便于管理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在某些领域超越城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巩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注重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这三个方面。首先,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性。其次,充分反映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的新要求,全面的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最后,注重强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将核心素养的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突出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
在学生学习和成长中,家庭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潜移默化甚至直接的影响。因此,学生如果想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接受课堂知识和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有着良好的环境和生活习惯,并且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培养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学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让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生活,让学生学的舒心,学的放心。
在家长的眼中,学生就是家长的希望和未来,学生的身上肩负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而且肩负着父母的期望和愿望,在老师的压迫之下,学生难免会有心理方面的不适应,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但是在家长的眼里难免会对老师产生隔阂,为此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让家长体会到作为老师对于学生的关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出自主管理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是无声的鞭策,这就是自主管理的重要性,为此,在农村的初中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方面的内容,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到教学管理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挖掘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