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昊
(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辽宁 沈阳 110045)
在目前看来,我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地实行新课改,高中政治也面临着向更高层次教学当中的过渡,这也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为政治的素质教学提供了便利。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课堂当中,政治教学在课堂上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形式、拓展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高中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教会高中生应对考试所需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让学生学会从政治角度看待问题。特别是高中生正是形成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高中政治教育要深入、全面地表现出政治知识的魅力,让学生有意识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确保学生用科学、客观的态度指导生活。新课改对学校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中政治教育也要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切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思想上,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教师单方向讲解知识的局面,注重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目标上,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背诵、记忆更多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失去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加上政治学习的内容本身就有些枯燥,所以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局面,改变高中政治教学现状,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政治知识的应用能力,让高中政治学习能真正应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内容上,高中政治教学不能单纯停留在课本知识的教育层面,应该利用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课外教学内容,引进时事热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添学生知识积累,同时教师要注重于学生之间的讨论,通过倾听和表达引导学生站在政治角度正确看待实时问题。
在教学方式上,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所以,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地改进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高中政治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较为落后。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则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可以按照“构建情境,设置问题—讨论合作,探寻解题思路—思维意识发散,增加问题广度—带领学生体会,贴近生活”的方式开展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材呈现出图文并茂的特点,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探究性问题,结合每个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理清解决探究性问题的思路。但是一节课堂留给师生的时间本身就不多,教师们如果按照上述流程一步步开展教学任务,显然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高中政治教学涉及的知识点繁多,如果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任务,将难以落实。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老师们的教学理念存在一些问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模式较为常见。基于此需要构建起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带有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此种教学模式在实际创建中由于教师材料收集能力、教学时间等的限制,导致不同教师呈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存在明显不同。高中政治教学带有较强的特色性,教师们需要将原有的知识体系打破,将生活化内容融入其中,提高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贴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兴趣,彻底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我国高中政治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较为多见,有的课堂往往停留在预设上,实际教学模式则落实不到位,缺少对新知识生成和认知矛盾的全面认识,侧重于政治学科在学生升学上的作用,忽视了该门学科的德育作用。如果老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要求缺少相应的认识,如学情等不被教师们全面了解,将难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顺利开展教学任务。针对此种问题就需要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们立足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生活角度去挖掘有效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将政治学科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发挥高中政治教学的积极作用,构建起正确的认知。
课堂评价不应该仅仅评价学生,也应该对政治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只有聆听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的相关意见,并且根据意见进行修改之后,教师的教学才能真正与学生的需求相贴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一种情况我们屡见不鲜,即一个班的学生突然换了自己的某位任课教师之后,学习成绩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这是因为学生尚未适应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学生与教师的适应是相互的并且是动态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价,同时应该接受学生对自己进行课堂行为的评价,在现实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总是难以表达,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相关的条件,比如创设匿名化调查问卷,使学生能对教师的表现畅所欲言。
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评价,不应该把成绩当成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常会陷入这样的评价误区,所以,应该扩大相关的评价主体,例如建立特殊的政治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探讨政治问题,互相背诵政治要点,分享政治见闻,提供时事政治的新闻,并对政治要闻小组间进行讨论,在政治学习中,这些学生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所以小组成员之间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对学生在政治学习上的表现给出更积极的评价,所以应该建立政治学习小组,并将学生政治学习小组中的组员纳入评价体系中,学生进行政治学习,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而这些素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家长在学生的生活中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政治学习的评价中,应该将家长纳入相关的政治学习的评价体系中,对政治学习来说,除了政治科任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同时也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思想动向比较了解,所以也应该将班主任或其他的科任教师纳入这一评价体系中。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不仅是我国高考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素质教育阶段引导学生思维观念正确成长的基础条件。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推动高中政治的教学快速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