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方
(重庆市綦江区石壕小学,重庆 401444)
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现状却未尽如人意,将“以人为本”的口号喊得响亮,却未从实际出发去展开工作,如过分追求整体管理,而忽略了个体的发展;仍然一味地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个体发展;在传统模式教育体系下的班级管理中,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只是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由于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当前的小学教育改革进展缓慢。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们接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班主任肩负巨大的责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状况,采取合理的班级管理体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基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的小学教育来源于古代的教书模式,学校以及家长尤其注重小学生的书本课程成绩,进而导致班主任以书本教育为主要管理方式,使学生沉浸在书本的教育当中,许多学生自身具备的优点被深深地埋没,使学生的潜能也会被这种书本教育所限制,家长普遍也认为,送孩子去读书接受教育,主要目的是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考上重点大学,从而获得成功,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导致了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知识,使学生在小学时代没能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
从传统观念来讲,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主要以书本教育为管理方式,使得许多学生所具备的其他优势被深深地埋没,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被书本教育所限制。在整个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种管理模式不单单影响了整个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降低了整个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效果[1]。在没有发挥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自身职责和优势的同时,还忽视了整个小学生的个体发展。由此可见,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直接性地影响了小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大大地降低了小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与信心。
小学班主任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方式,传统的思想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这种方式直接影响了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成效。在这种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自身潜能无法得到挖掘与提升,从而导致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方法水平整体降低。
从古至今,尊师重道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班主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经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甚至有许多教师出现打骂,侮辱学生,这对小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发展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2]。为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的,教师要与学生和谐友爱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更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提高自身的修养,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指导,这是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本身的主体,作为班主任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地引导与辅助学生去主动学习,这是作为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核心。在管理中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与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作为教师团队要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以服务于学生的心态去面对日常的教学管理,从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对学生进行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教育理念下的重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不以教师目的为转移的。教师应当尊重其自身的独特性,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与鼓励学生。对于那些特殊的学生群体,教师要做到更为谨慎和细心的教育,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人格,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谩骂、辱骂学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思想还处于儿时阶段,所以作为班主任应当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在日常班级管理中,要做到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爱去关心学生。但同时还要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该批评的批评,该惩罚的惩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学生对老师有敬畏又喜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改变,“创新”是新世纪的口号,作为一名教师,在对于班级管理方面更是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尊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管理方式,积极丰富小学学习生活,为祖国的花朵提供一个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环境,只有不断地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与需要,要紧跟国际发展走在时代的最顶端。作为新时代下的班主任,要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任重而道远。
结语:当下小学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理念是基于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掌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当中的奠基石,班主任更要全心全意的负责,面对当前的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用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教学与管理,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