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及策略

2021-11-28 13:34:56杨玲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杨玲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傅坊乡石咀幼儿园,江西 抚州 344000)

幼儿因其年龄较为幼小,对较为枯燥的知识不愿进行学习,走神、捣乱更是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主要便是教学的内容不符合当前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无法在课堂中感受到获取知识的意义及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以视频、图片、音频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充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使幼儿以较高的学习兴趣进行参与,感受趣味内容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一、应用信息技术,完善课堂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想要提升幼儿对学习及探索的兴趣,教师首先便应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在当下幼儿教育中仍有部分教师并未对这一理念进行重视,仍是通过较为固定的方式进行教学和讲解,较为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幼儿学习兴趣较差的同时难以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及意义。因此,教师在教过程中应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幼儿进行形象化的讲解,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知识及教学内容,提升幼儿的学习欲望及学习兴趣,完善幼儿教育课堂。【1】

例如在对《好听的声音》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多种声音进行模仿,还要添加一定的图片进行讲解,反复多次幼儿才能够逐渐理解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则能够直接将场景及场景中的声音进行展示,如风吹树叶、钢琴曲、吉他曲、唱歌、动物的叫声、夏虫的嗡鸣等。幼儿通过较为直观的观察加上教师对教学意义的讲解,能够对视频中的声音进行充分的模仿,幼儿也能够对其中较为感兴趣的多元化内容进行学习。在展示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分辨声音中的噪音及美妙的声音,理解噪音的危害,信息技术能够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善,提升幼儿的学习效果及能力培养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体能

现阶段教学政策要求幼儿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教育中也应充分落实这一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展开体能的训练对幼儿而言有着良好的吸引力,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的动作幼儿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进行枯燥演示的教学方法,以较高的趣味性引导幼儿进行动作的模仿和学习,提升幼儿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2】

例如在体能游戏《青蛙过河》的训练中,教师便可通过信息技术展示青蛙的动作及跳跃的方式和姿势等,幼儿通过色彩鲜明且内容较为童趣的展示能够积极进行模仿,在地上的“荷叶”上进行自主的跳跃和训练。在传统教学中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的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幼儿能够进行主动的观察和模仿,以高效的学习进行体能的训练,对教学效果及幼儿体能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此外,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应保证幼儿运动的安全性,幼儿体能及身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在完成基础动作时也十分容易出现危险。教师应在较为安全的软垫或安全的室内进行教学,教师还应在运动过程中矫正幼儿的动作,避免错误的姿势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体能训练不仅能够缩短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使幼儿在较为集中的注意力中得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感受幼儿教育的乐趣,提升幼儿在课堂中 的参与度。

三、应用信息技术,培养艺术素养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十分必要,幼儿阶段正处在人生的起点,这一阶段的意识和素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都能够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使幼儿能够对艺术进行审美和品鉴,提升自身艺术天赋,促进艺术思维及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幼儿构建未来发展的光明大道。

例如在对音乐活动《小树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展示小朋友们跟随大树一起长大的故事,小时候一群小朋友围着树苗玩耍、唱歌,那时的小树苗才与小朋友们差不多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长大,小树叶变高了。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幼儿能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播放结束后教师也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如小树苗在长大的过程中为什么越来越漂亮?小朋友们和小树苗在一起的时候有着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提升教学有效性,对幼儿艺术思维的培养效果也十分优秀。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了解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构建不同的教学情境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运用能够帮助幼儿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幼儿进行多种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幼儿学习效果及发展进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