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
(重庆市垫江中学校,重庆 408399)
从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现实情况可以看出,其存在一些问题,而统编版高中政治教材则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存在的问题。下文将会详细阐述。可见,统编版高中政治教材的应用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水平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是这也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好有效把控新老教材变化,切实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统编版高中政治教材作为“国定”教科书,通过优选和编排政治知识谱系不仅向高中生讲解具有体系的政治知识,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铺就社会主义教育新路径。统编教材的使用应有“统一”之义,但是教育者却不可以对其有统一认识,教材并非“圣经”,而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学生才是教学的方向。统编版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更简洁、重点部分更突出、选词更准确,删减旧教材冗长、繁杂等部分内容,更符合政治教学的规范性要求,也更符合我国人才培养要求;聚焦时代需求,结合当前时政要点,新教材的安排更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新旧教材在课程标准存在差异。一是,课程基本理念。新教材从政治、经济等五方面设定政治课程基本理念,而旧教材未提及。二是,教材关注点。旧教材设置序言、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方法等基本板块,新课标对细化教学内容,并对目标、内容要求及教学建议予以更多关注。三是,具体要求。旧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设置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模块和必修和选修部分,而新教材则只是将其分为必修选修两部分,利于学生最快获悉高中政治的重难点。此外,前者只有一个总课程目标,而后者在前者基础增加细化分目标[1]。
新教材在旧教材知识点上有所增加,如在必修教材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有关内容,而在选修教材中新增公民法律等六部分内容。此外,新教材在每单元知识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增减。而旧教材结构较简洁,新教材增设名词点击、链接放送等课外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新课改要求的贯彻和落实。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且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政治学科的学习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此外,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观念。而这些都是基于教师已经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人发展,更是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讲解课本政治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补充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国内外时政热点,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对此,要求教师仔细研读部编版高中政治课程改革新要求,并深入分析和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求,形成正确的政治教学观念。
例如:在讲解选择性必修二《家和万事兴》一课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如设置“父母与子女间有哪些权利与义务”及“侵犯家庭权利行为有哪些,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等问题,作为课堂导引,引发学生思考,并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从网站上下载家庭暴力与虐待等实际案例,带领学生阅览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侵权事件,进而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父母与子女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并如果遇到此类事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此,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法律对家庭各自成员权利的保护,并鼓励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家庭和睦生活,做出自己应做的事[2]。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而部编版高中政治教材的出版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材执行者,更是教材编写者。在新教材中,教师的教学发挥空间更大,对此可以结合教材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如新教材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能在多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与教学,对此,教师需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前政治知识点预习,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教师再进一步优化教材设计,以调动学生的政治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一课前,教师让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侵权责任及其使用方式,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帮助学生进一步区分和理解法律责任的具体界定。在讲解“权利界限”时,教师可从学生熟知的“双十一”商家活动等入手,一些用户双十一当晚下单,第二天便出现退货高潮,并出现大量恶评情况。向学生介绍卖家不满消费者的商品恶评,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案例,指导学生认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应如实反映商品质量,进而引出权利界限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实现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认识权利的行使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材的变化对教师而言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为应对教材的挑战,教师需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而机遇,则是给了教师更大的教学发挥空间,进而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