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2021-11-28 13:34:56梁执洪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梁执洪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沙头中学,广东 番禺 511400)

初中物理属于物理学习的基本阶段,若是学生尚未打好基础,必然会对学生未来阶段的物理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实验教学属于物理教学之中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需要教师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及关注。如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依旧存在许多为难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其教学效率并不能得到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如何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及创新,便成为当前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尽管实验教学针对学生学习物理而言至关重要,但是依旧有许多初中物理教师并没有给予实验教学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事实上,实验教学相较于理论知识教学而言,更为耗费时间与精力,但是初中物理课程时长相对较短,如果教师将大量时间或是精力放在实验教学之中,可能教学进度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加之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更为关注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略了实验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故而,仅仅要求学生记忆教材方面的实验理论,但是教师却忽视实验内容的教学研究。部分教师尽管了解实验教学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迫于教学时长的压力,不得不通过口述或是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并要求学生记忆物理实验最终结论,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只是令学生不能完全了解相关实验的物理知识点,同时还会令许多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热情以及兴趣。

(二)实验资源不足

如今,伴随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价值以及作用,在详细讲述实验结论之前,可以借由做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然而,我国许多初中在物理实验资源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条件较为理想的学校,教师可以在讲台上直接为学生做实验,并同时对实验内容以及流程进行讲解,而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缺少实验设备,只能利用相对简单的道具作为替代品,且因为实验设备不足使得教学通常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不管是以上哪种方式,学生个人动手能力都得到显著的提高,而个人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约束,学生不只是无法了解知识点,同时会对物理形成一定的排斥心理。

(三)教学内容亟待创新

物理教师借由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旨在令学生借由实验过程加强对实验结论与有关知识点的了解。故而,许多教师在实验教学期间最终目的是能够通过实验论证教材之中得出的结论,为了规避实验期间产生部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教师普遍要求学生严格依照教材流程开展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有个人的观点以及想法,如此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均得到一定的限制,实验教学自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方案

(一)重视实验内容的设计

许多教师认为教材内容之上,认为专家不会出现错误,所以在实际教学期间不会对实验内容予以修改,原因在于教师往往忽视实验内容的设计,认为实验内容只需要一言带过,不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作为教师,理应认识到实验教学的价值及其意义,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事实上,伴随时代的高速发展,就是物业终究会退出,并不断创新的事物。作为教师,应审视教材之中实验内容的设计,重视实验教学 的价值,并敢于质疑教材之中的实验设计,在教研活动期间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与其余教师开展积极的讨论与研究,对教学内容创新与思考,实现对实验教学的革新。另外,教师也可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提出个人的观点,如此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平均速度试验之中,传统实验技术普遍是利用小车、停表进行记录,但是停表记录时间存在误差,进而影响正常的记录结果。为此,教师可以引入高速摄像机,通过高速摄像机予以拍摄与记录,然后逐帧进行回放,以清晰地记录小车达到终点的时间,进而计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认识与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作为理科课程,内容相对枯燥,理论知识存在抽象性,加之部分学校教学资源不丰富,导致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往往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之中的指导作用便至关重要,否则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可能产生一定厌恶感与负面情绪。为了确保物理教学整体质量,教师需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热情,具体可以尝试采用如下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一,在实验之前设计悬念,使得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展实验研究。若是教师优先告知学生实验的结果以及原因,然后要求学生开展实验,则不能令学生感受到的学习的乐趣。故而,教师需要尤为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以课程《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示波器引入教学之中,在手机下载虚拟示波器App,然后随机选择一些通过振动产生声音的乐器,例如音叉、琴弦等,在手机中记录乐器振动或是拨动的声音,并分析其声波,同时利用高速摄像机详细记录振动的幅度与快慢,然后加以对比。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慢拨动的速度,并对比声波与物体振动幅度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借此引入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引入虚拟技术。部分物理实验由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是污染性所以并不适合在实验室开展,针对该类型实验,技术便可从网络之中下载资料,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可以达到能够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工作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授的内容。所谓实验教学,也仅仅是教师为学生演示,而学生只能观看与模仿,可以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并不多,对学生有关知识的掌握而言并不理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建立以学生作为核心的实验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实验课堂,日常教学之中也则需要积极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以及能力,借此加深学生读为有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问题,并第一时间予以矫正,提高个人对知识的了解程度。

以课程《冰、蜡烛的熔化以及凝固》实验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实验室内开展各项实验。教师在实验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物理实验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要求学生了解晶体引入非晶体的特点,之后针对冰与蜡烛是否为晶体进行猜想,并在实验中论证,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对有关知识的了解更为深入与全面,教学效果也将更为理想。

结束语

物理实验教学属于物理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教师理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之中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从而充分发挥实验课程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且全面地掌握有关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