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永珍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安肃镇徐水区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2550)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随之人们开始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了子女教育方面,幼儿教育成为了大部分家长的必然选择。因此,幼儿园作为幼教机构需要顺应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和家长的要求,结合国家教育部门相关要求,积极主动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对课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优化。利用游戏教学法开展幼儿教育,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在该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构建合适的游戏场景,利用情景化的形式,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基于幼儿兴趣对幼儿实施教育。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辅助作用,注重指引幼儿和做好教育评价工作,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有效提升游戏教学有效性。
针对刚刚接触教育教学的幼儿来讲,在面对新的环境、教师、同学时,充满强烈的好奇心理,既新鲜又刺激,其非常渴望新事物。加之幼儿的天性就是贪玩,因此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有效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会严重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效果。而通过游戏教学,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还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把幼儿作为教育主体,合理导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是主体,其是受教育者。因此,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时,需要把幼儿作为主体,把游戏作为载体,对幼儿的思维进行激活,使幼儿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并且,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和接触幼儿,对每个幼儿的闪光点进行发现,并对其不同的身体特征进行挖掘,进而使幼儿可以快速地对游戏乐趣进行感受和体验,使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对幼儿的自我意识进行培养。如“拉小猪走”游戏,在游戏前教师可以准备好小猪的头饰和藤圈,把幼儿分成两个队伍,第一名幼儿扮演拉猪人的角色,拉着藤圈往前走,第二名幼儿戴上教师准备好的小猪头饰,蹲着走,其他幼儿一起唱儿歌:耳朵大,眼睛小...小猪小猪要走好。在该过程中,所有扮演小猪的幼儿在第一名幼儿拉猪人的带领下,找到了自己的“家”。通过这样的游戏教育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了小猪的身体构造,还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方向感与观察能力,缩短幼儿之间的距离。
(二)结合幼儿的成长规律,调动幼儿兴趣。在幼儿教育中,通过游戏的引入,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这主要是因为做游戏属于幼儿的天性,并不属于外力推动,可以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教育活动中,并且可以有效集中幼儿注意力,易于幼儿对知识的接受。和传统幼儿教育活动相比,游戏教育更加贴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幼儿更加愿意接受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在主观意识方面从被要求转变成为我要做,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奇妙的磁铁”科学类教育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游戏材料,如磁铁、木板、回形针等,并为幼儿营造一个游戏情境:小朋友们,我丢了一个回形针,怎样可以快速地找到它呢?紧接着,教师可以为幼儿展示磁铁吸住回形针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幼儿理解磁铁的性质,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生活知识。
(三)提升游戏的趣味性,深入融合学习。在幼儿教育中融入游戏,不仅仅是让幼儿做游戏,还需要注重游戏和学习的深入融合。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安排游戏,保证游戏的吸引力与趣味性,进而真正地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若教师仅仅是把知识简单的塞入到游戏中,会使幼儿失去参与游戏的兴趣和快乐,很难达到学习目标;若教师仅仅是单纯的组织幼儿玩游戏,没有教学意义,也无法达到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游戏教学,不断提升游戏教学趣味性,并把其和学习进行深入融合,进而实现双赢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幼儿说出一个词语或者是一个成语,让其他幼儿结合前一个幼儿说出的词语连成另外一个词语,如西瓜、瓜果、果树、树木、木头。通过这样的游戏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幼儿参与积极主动性。
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游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意志和品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幼儿教育效果。因此,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游戏环节,为学生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游戏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定,使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使游戏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有效提升幼儿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