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1-11-28 13:34:56袁晨航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袁晨航

(湖南郴州市苏园中学,湖南 郴州 423000)

初中的美术课是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课的设置是为了更有效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成长为更全面的人才,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需求,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美术观及德育观,促进每一个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美术课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体现德育

有的教师对于教学与教育的深刻含义缺乏正确的了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对学生的美术技术教学比较关注,而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的人格,导致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自身思想意识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没有充分重视德育

有的学生和家长仅关注美术学习,想要让学生今后在社会中拥有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美术的内涵没有深刻的体会,更无法学习和感悟品格内涵。如果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也无法达到提升自身思想品格的效果。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一)课前准备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课前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景物,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所以,教师需要牢牢把握美术教学的特点和性质,充分发挥这门学科的优势,合理渗透德育,为初中美术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例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校园中授课,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感悟自然,增进对校园的了解。学生平时对于生活中所见的景物很少会加以关注,无法正确领会到自然景物的美。学生虽然对秋天的美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秋天的叶子以及叶子的变化学生很难发现。当一个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时,对于大自然所带来的美也不会产生强烈的感受。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多角度渗透教育

依托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网络的利弊进行针对性地讲解,使学生可以正确运用网络,通过网络进一步拓展知识范围,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比如,在进行真善美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纺织女》这幅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全面欣赏。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该画作者的相关信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搜索的过程中对该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该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结合了现实与神话的形象,同时,还能够对该作者和作品有进一步的了解,紧密联结德育,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德育思想。

(三)在欣赏和实践中,全方位渗透德育

初中美术教学不仅需要将规范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励志图片,使学生充分感悟这些图片中所蕴含的勤奋好学精神。另外,在美术工艺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剪纸,并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工艺讲解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提升学生的自主审美和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课堂互动非常关键,可以有效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美术知识,积极配合教师所开展的教学。例如,在素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实施课堂教学,还要为学生增进对美术的了解提供帮助。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感受,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在学习美术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教师不能被以往的教学理念所限制,而是应该打破美术的学科界限,将其他学科与其相融合,吸引学生对教学的关注,使学生对教学有深刻的感受,更加愿意参与美术学习,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多种机会,使学生可以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深刻理解熟悉的景物,进一步强化认知,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三、结语

在初中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正确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思想,还能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影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进行人物情感和精神培养,得到思想方面的提升。美术教师,需要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效果,引导学生学习美德知识,开阔视野,形成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成为身心健康的审美主体,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有着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