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21-11-28 13:34:56孟凡亚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孟凡亚

(河北省霸州市第二小学,河北 霸州 065700)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意义

(一)提高学习效率

虽说教育正在不断地发展,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地更新,但是无论教学目标怎样变化、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是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案理应放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规划中,由于2016年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实现高效化的课堂教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都对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的整合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实践,很多教师发现通过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教学,可以将知识更加高效地传输到学生的大脑中,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诗句、成语、字词等知识的理解,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爱上语文学习,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二)助力学生发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越来越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指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由此我们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核心素养就是基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下所提出的理念,因此可以说核心素养教学法也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可以高效地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走出课堂,不断让小学生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知识,不断推动小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程高效教学

(一)夯实基础,锤炼学生语文知识

众所周知,小学课本所涉及到地知识点难度系数是比较低的,这与小学生的实际经历与见识分不开,因此我们所开展的教学都是较为基础性、有趣性的,主要是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教学目的,当小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与栽培,以及自身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就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时,自身所掌握的文言知识就越来越丰富,当学生步入初高中、大学时,当学习到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时,由于学生自身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技能,因此当涉及到一些理解、想象、表达方面的知识时,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变得较为轻松。因此,教师可以从夯实学生基础这一方面着手开展教学,不断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例如,当教师开展拼音教学时,教师会发现由于声母、韵母等拼音都非常多,且都难以分辨时,教师可以在此处教学上,多花一些时间,如教师可以将声母、韵母等拼音打印成一张张的小纸片,然后在完成声母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课前,拿出卡片,让学生读两遍,当发现学生不清楚该拼拼音的发音或者发音不准时,教师应进行朗读,让学生跟着大声朗读三遍,当完成朗读之后,教师再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又或者是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朗读、背诵的任务,待到第二天上课时,先让几名小学生主动起来朗读或背诵,然后随意抽取几名同学起来朗读背诵,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督促小学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拼音的发音和记忆,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元策略,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只会采用一二种教学方式教学,有的是照本宣科地讲解知识,有的是完全依赖板书式的教学,有的则是将某种教学方式进行初步尝试,并取得较为明显的反馈效果时,就一味地运用该种教学方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短时间内能对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可是长期下去,由于长期处于单一的学习模式下,有的小学生就会变得烦躁起来,认为语文的学习太过于枯燥乏味,有的则是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教师所讲的学习方法,因此就开始进行“自主学习”,当遇到阻碍时,就会渐渐失去学习的耐心,由此可见教师应当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摒弃一种学习方法贯穿教学始终的理念。

(三)培养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般来说,良好的习惯总是能帮助个人养成优良的品德意识,伴随着个人的成长,不断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学习来说也是如此。笔者以为,倘若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养成了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例如课前预习、做题时认真细心等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会引导着小学生今后的学习,不断提高小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这一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小学生养成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他各科的高效学习。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高效的教学方式还有拓展教学法,从某方面来说,拓展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走出语文课堂,走向历史、自然、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学习,打破了过去单纯教学语文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新的教育发展下,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各个领域的联系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开展“整合式”的教学,让小学生在语文的课堂学习上,不仅可以学习到语文知识,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对《飞夺泸定桥》这一课程开展教学时,随着文中所述事件的不断发展,可以发现小学生变得激动起来,这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之后,利用剩下的时间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抗战的事件,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狼牙山五壮士等事件,通过教师的讲解,不断让小学生了解历史,让小学生意识到今天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鼓励小学生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通过拓展教学的方式不断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而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之,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教师通过多元化、拓展延伸等教学方式的高效开展,不断加强小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起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意识,从而不断实现高效化教学、趣味性学习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