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花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中心幼儿园,广东 深圳 518105)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等人员要重视这些问题,并予以细致分析探讨,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改善区域活动环境,方便幼儿活动以及学习。同时,就区域活动而言,其属于正式学习的延伸,可以大大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比如巩固所学知识、探索新知识等,有助于幼儿全面发展。此外,在活动区内,幼儿可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并积极与其他幼儿合作,可以健全幼儿人格。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含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幼儿阶段,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自主探索和模仿,因此在实际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设置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情况,设置符合实际的环境氛围,集中幼儿注意力,促使幼儿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设置区域活动环境的意义的最终目的,进而保障设置的区域活动环境具有针对性。为保障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安全,幼儿教师可以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要保障每个区域的学习内容各不相同,进而满足幼儿多元化知识需求。另外,还需要对桌椅进行合理的摆设,保障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材料选择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且富有内涵的材料,尽量避免尖锐材料的使用,从而保障活动区域的安全性。
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前期阶段,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对活动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可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例如,在什么地方放置积木,需要多大空间,怎么对环境设施进行布局等。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现有存在的环境资源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合理进行布置,可以使得幼儿在区域活动内收获快乐,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比如,可以在楼梯拐角处设计纸质迷宫钻爬组合;在幼儿园操场内设置呼啦圈游戏场地,或者在幼儿园操场的水泥小路上设计一座城堡,在城堡上贴上孩子喜欢的图画,进行投准练习;可以利用沙池,在沙池延边设置废旧轮胎,中间设置梅花桩,沙池边放置平衡木,进而形成“平衡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得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而且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区域活动中,各种材料是比较重要的,其属于幼儿活动对象。为此,在准备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能力、年龄、经验等。首先,定期更换材料。关于区角材料,教师要结合季节、活动等不同,定期进行更换,以便迎合幼儿好奇心理,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其次,考虑幼儿特征。在选择或者制作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心理等特点,重视材料的情趣性、多样性等,以激发幼儿活动欲望,并满足幼儿发展需要,促使幼儿在操作中,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最后,家园配合丰富材料。对于区域活动而言,材料会呈现其教育功能。在收集材料时,需要家园配合,一方面,要利用自然物,如鞋带、木块、石块等,幼儿可以利用瓶盖制作棋子,并感受到创造的乐趣。另一方面,利用废旧物品,如塑料瓶、奶盒等,幼儿可以利用两个瓶子制造“电话”,丰富其活动体验。
由于幼儿的发展是全面化的,开展单一的活动只是能够锻炼幼儿的某个技能。所以,需要对幼儿动作发展进行全面了解,站在幼儿全身发展的立场,遵循一定原则,对区域活动进行合理设置,其中包含投掷区、平衡区、跑跳区等,进而满足幼儿对活动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区域在设置过程中既是稳定的,但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可以根据幼儿对运动的需求,合理的划分球类区域和车类区域,通过这些激发幼儿想要运动的欲望,进而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四季变化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在高温的夏季,可以适当增加玩水区域;而如果在低温的冬季,可以适当增加跑跳区域。这样不仅使得幼儿得到全面的锻炼,而且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形成强健的体魄,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创设区域活动环境时,教师要重视幼儿安全。在区角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和幼儿共同完成卫生工作,如清洗罐、瓶等,并使用84消毒液浸泡,还要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之后才可以使用,预防意外事故的出现。同时,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一旦幼儿出现新问题,要记录下来,并思考解决方法,以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并保证幼儿的安全。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刚要》标准,合理进行设计,进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成为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活动区域。为保障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合理性,幼儿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园活动区域进行合理设计,并通过游戏化的活动帮助幼儿提升自身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满足幼儿对知识多元化需求,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