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新时期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探讨

2021-11-28 13:34:56丁红梅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丁红梅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幼儿园,河北 承德 067000)

一、幼儿园课程向幼儿生活回归

目前,国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就是在教育目的上倡导“教育是生活”的主张。一直来,理论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是本体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归宿。这种主张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育中的反映。另一种是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为了满足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教育看作是适应和发展社会的工具。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主要还是偏向社会本位论,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忽视人的主体性发展。这也是近几年来国内不少地区大力开展主体性教育的原因。自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欧洲哲学的危机——超验现象学》一文中提出“生活世界”以来,人们日益认识到幼儿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同时,它也是幼儿能否在“生活世界”中美满生活的保证。换句话说,课程本身就是幼儿的生活。

当前一些儿童学习理论,如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都主张重视儿童从生活中学习。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也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

以往,我们把教育看成是幼儿生活以外的一个因素,认为外加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没有看到幼儿园课程事实上就是幼儿的生活世界,就是幼儿发展的生活世界本身。把课程看成是外加于幼儿的,就很容易把幼儿生活与课程割裂开来。

从图4可见,含钛高炉渣的杂质CaO、MgO、Fe、Al2O3脱除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时间超过6 h时,TiO2损失率明显提高,因此,合适的反应时间为6 h。

幼儿的生活包括幼儿的个人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它们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取得成效的保证,也是幼儿园课程的立足点。幼儿的个人生活对于幼儿园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的个人生活充满了发展的契机,且是生动的、感性的,同时也是对幼儿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

(一)幼儿园课程是为幼儿的发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存在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应关注的不是应教给幼儿哪些知识,而是幼儿发展的任务是什么或幼儿应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教师如何为这些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其中包括如何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提供哪些必要的知识经验等。一切从知识着手的课程或是教师预设的课程,并没有把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可能作为课程的出发点,更不可能关注与幼儿发展密切相关的幼儿生活。

对照组采取激光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激光联合雷珠单抗进行治疗。对照组激光手术的主要内容为,先使用激光治疗仪对患者视网膜病灶区域做光凝扫描,之后针对病灶进行全视网膜眼底光凝,光斑直径200~450 μm,曝光时间 0.2~0.3 s,两光斑间隔距离为1.5个光斑。研究组在对照组激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进行干预,激光手术前5 d于患者颞下角膜边缘后约3.5 mm位置眼内注射1.5 mg雷珠单抗,并使用典必殊眼膏涂眼。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

二、幼儿生活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

幼儿园生活的价值还在于:它是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基点。为什么要整合?简单地说,整合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对幼儿而言,学习的逻辑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系统知识的逻辑。社会是整体的,学习是整体的,发展也是整体的,人为地割裂生活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有害而无益。强调学习的整体性,是得到现代教学理论支持的。整体的学习有利于知识经验以及相应的学习策略的迁移,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三、幼儿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的生长点

以幼儿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应如何构建呢?笔者认为,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幼儿的生活是一个需要幼儿付出多种努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幼儿多种感官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真正自我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幼儿动手、动脑、动口、动身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幼儿的生活是与幼儿现实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幼儿时时刻刻都会衍变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应变,及时调整预定的课程计划,开发新的幼儿园课程。由此可见,幼儿个体的生活经验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的生长点。教师应把幼儿经验中最重要的因素,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加以整合与提升,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引起幼儿进一步探索与学习的愿望。

民事诉讼中的法律监督与法官管理制度相结合,将成为法律监督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契机,而且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不论是我国台湾地区监察制度还是瑞典的议会监察制度,其在对法官进行监督时,都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特征[8],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独立性是宪法所保障的、权威性是宪法所赋予的,已经与履行职能的要求高度契合。尤其是在人大进行个案监督的权力尚存争议、审判机关内部监督效果不彰的情况下,由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法律监督权启动相关惩戒程序,将是最优也最为经济的制度选择。

(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划分是相对的,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构建幼儿园课程时,一方面应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加强课程经验间的联系和整合;另一方面,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并非所有的联系都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正向的意义,因此要有效地选择幼儿生活的内容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三)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被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觉得奇怪的现象,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我长大了”“大桥为什么不塌下来”“粽子的世界”等。当活动的主题是幼儿所喜欢、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知识是可以传授给孩子的,是可以“教”的,但诸如独立、专注、自信等这些与孩子人格有关的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重大影响的东西,是不能教给孩子的,这些只能靠孩子的自我学习。当孩子出错的时候、当孩子做的事与我们观念不付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去批评孩子,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自我学习。孩子的自我学习,只能由老师创造一个能让他自我学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