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金康
(广西百色靖西市第二中学北校区,广西 百色 533000)
在当前这个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较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教师要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者的作用。这个角色非常关键,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文言文,学生才能更熟练地掌握知识。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单一讲解时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其中包含了多种方面的知识,除外基本的言语知识,还蕴含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学习文言文时,不仅要学习其基础的字面知识,还应当深入剖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与逻辑哲学等内容,丰富知识积累水平的同时,深化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与情感素养。
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依赖教师的讲授,教师在文言文课堂中所占的比重更大,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知识整体把握情况不佳,这种类型的教学方式的一个直接弊端即是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获得学习情况反馈。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之下,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让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之下主动探究学习,接触更多的知识,提高更多方面的能力。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探究实践精神,从而在阅读中利用探究能力深入理解语句含义和各种字词用法,通过文言文的字面意思读懂文章大意,加深阅读理解,发现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价值。那么,有效地改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就要发挥学生更多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理解文言文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内容。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文言文教学有更多的热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内涵有深入的研究,用自己的热情去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也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分享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收获。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要用文言文的学习带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形成浓厚的文言文以及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
入选到教材当中的每一篇课文在写作特点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在思想价值观教育方面也都有重要的切入点,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的设计,改善学科教学活动相对单一的不足,要用课堂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创新性,给学生带来更多投入的价值。
为了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经常布置一些合作学习任务或者安排一些探究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这非常关键,特别是结合具体的课文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促进他们的探究,这可以更好地完善学科教学的整个体系,进一步地从课堂内向课堂外进行学习活动的延伸。可以说,学生如果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和实际行动,他们的文言文学习效果会更好。通过探究他们能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充分激活和相互联系,也能够在探究中学习到更多新的内容,所以这本身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探究活动的设计,激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对文言文学习拥有更多的掌控权,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积累的过程,学生也需要在深厚的基础知识的支持下才能顺畅地阅读、理解文言文。《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讲的就是语文学习是需要知识积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等知识点,这些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但这些零碎的基础知识学习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重点在于积累,那么教师就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让学生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掌握越来越多的基础知识,让他们持续地获得成就感,避免一下子灌输太多知识,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从而产生认知上的疲劳和厌倦。
学生的学习要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每天都小有收获,并且定期地给学生安排一些复习活动,学生就能温故而知新,让学过的知识印象更加长久。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每天给学生布置少量的基础知识的任务,让学生逐渐积累。另外,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每天适当地阅读一点课外的文言文资料。这些文言文的资料要与课堂上的内容紧密相关,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复习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感,也能达到知识的逐渐巩固和应用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做好计划,逐步推进,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要在现有的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采用更多新型的方式,要让学生的胜任感增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思考,带着归纳总结的习惯学习这些基础知识,并且在阅读的语境当中进行学习,甚至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写作,这些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基础文言文素养。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传统的教学有新的气象。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也比较单调,并不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质量。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恰恰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震撼,转化原本枯燥的教学方式,提升了文言文知识的传递效率,让学生感受到动态的学习效果。所以对于有些文言文的学习,如果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弥补学生个人经验不足的话,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大有用武之地。
由于年代久远,文言文中所涉及的场景学生没有经历过,所以也难以想象,这对于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形成更加多元的信息,促进他们的记忆和保持来说是很困难的,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多媒体的资料,帮助学生弥补这方面经验的缺失。在互联网上有着很多的文言文教学资源,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信息,辅助他们文言文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在平时也要注重积累,掌握更多的资源,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知识以及历史背景等信息有更加直观的理解。
信息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也离不开这一工具,除了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以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师生之间可以围绕着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其他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做一些单独的辅导,从而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活动。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工作的创新,特别是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可以在课下时间里自主完成一些学习活动。对于学习的效果,教师也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检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录制一些五六分钟的微视频内容,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理解不清,他们可以在课下结合教师准备的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一些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加入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让文言文的芳香飘散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