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2021-11-28 13:34:56张青国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张青国

(贵州省纳雍县乐治镇教育管理中心,贵州 纳雍 553307)

语言构建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特点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语言特色,成为学生自身的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对母语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探寻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从语言文字入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需要讲解文本内容,同时也需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加深对相关字词和句子的感悟,进而对文章形成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以《桂林山水》为例,在课文中,作者有这样的描述:“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作者的文字运用巧妙,将大海与西湖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同时还能引导读者展开联想。通过这样的描述,既能彰显大海与西湖的魅力,也能够更加凸显出桂林山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对大海与西湖的词句摘取出来,并进行重点讲解,既要帮助学生明确词句的含义,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这些词句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文字的作用以及文字的魅力。教师的重点讲解,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作者用词的技巧与特点,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也能促进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欣赏修辞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文章的感染力既需要准确运用文字,也需要合理的运用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文章的灵魂,有助于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欣赏修辞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方法,将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提升。以《桂林山水》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摘取文章中作者所应用的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红叶似火的香山”“桂林一带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新生的竹笋……”这篇课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应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加以分析,既要帮助学生认识到修辞所带来的作用,也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修辞手法。结合“像巨象”“像骆驼”“像老人”以及“像新生的竹笋”等进行分析讲解,分析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展示桂林山水的优美景致。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保障合理运用修辞手法的基础上才能为文章增色,如果修辞手法运用不当,不仅不能提升文章的质量,反而还会拉低文章的品质。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文章的修辞手法,锻炼自身的语言构建能力。

三、结合文章的整体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受,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能够支持感悟的词语,并通过反复的阅读与细致的分析来挖掘文章中的深刻含义。这既有助于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以《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由于这篇课文的内容较多,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不同部分描述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是都能表达出相同的思想与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

四、创新阅读教学方式

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需要教师注重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通过细致的阅读来逐渐挖掘出课文的内涵,掌握文章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对文章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含义,要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阅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发展。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与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既能认识到文字运用的方法和技巧,也能熟练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

结束语:语言构建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时语言构建也是学生加深阅读理解以及熟练运用文字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文字、修辞以及整体感悟等方面入手,同时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语言构建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