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与运用

2021-11-28 13:34:56赵亚男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赵亚男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铜川第二幼儿园,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3700)

前言: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是决定幼儿对于美工活动感兴趣与否、幼儿对美术吸收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推动幼儿美育工作,教师再投放材料时候应注意材料的数量和种类,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以此来满足幼儿的美术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可以再活动区域内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活动材料,自主探索的方式来使用游戏材料。通常来说区域游戏是小组游戏。所以区域游戏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以下谈一谈我对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的一点建议。

一、丰富活动材料,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要有积极活动的权利,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去探索他们周围的环境,发展幼儿自身智力[1]。”传统的教学,美术教学模式中,孩子的活动通常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完成,这种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技能的发展,忽略了幼儿的认知和情感体验。统一的教学目标使得幼儿活动变得机械,阻碍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教师的统一教学无疑是将发育相对较慢幼儿揠苗助长。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还可能导致幼儿对于活动产生抵触心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艺术板块的指导目标:“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通过区域活动,使得幼儿自由发挥,不禁锢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再玩耍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断产生成就感,使得他们越来越自信。在他们自由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细心地去发现游戏材料的特点,会将他们一物多用,达到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幼儿喜欢参加活动是建立在他们有兴趣的前提下的,他们的兴趣不是一层不变的,会收到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如果我们在区域只投放单一的材料,会很快丧失幼儿对于活动材料的兴趣,就无法一直保持活动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美术活动区域投放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活动材料,使得幼儿有机会从丰富的材料中获得更多的游戏体验。

比如,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区域投放美术的绘画工具:纸、蜡笔、水彩笔、排笔、颜料、油画棒等。不因为容易弄脏手或者衣服,就剥夺了幼儿使用这些工具的权力。可以投放手工活动的工具:各种类型的纸、剪刀、超轻粘土、浆糊等材料来供幼儿选择操作。各种废旧的材料也是幼儿手工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变废为宝”也是幼儿园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于废旧材料进行改造利用。如果害怕幼儿弄脏衣服,教师可以给每一名幼儿穿上防水围裙,鼓励幼儿自由玩耍、创作。

二、投放注重层次,量身定做美术活动材料

幼儿的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发展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于区域活动材料的操作要求不同。所以教师在投放美术区域活动材料的时候应注意活动材料层次的不同。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投放材料。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就可以投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活动材料,种类可以相对较少,但是数量要求足够。根据小班幼儿视力发展的水平,适合投放一些色彩较为鲜艳的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小班幼儿的思维以直观性为主,所以可以选择一些形象逼真的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域。例如,投放填涂画、积木或者电话玩具等活动材料。

其次,中班幼儿对比小班幼儿各方面发展相对成熟,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要求就会更高,所以投放的活动材料的种类可以适当的增多。另外中班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性逐步发展,教师可以投放一些主题材料供幼儿玩耍,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增投一些智力材料,促进幼儿自主性思维和智力的健康发展。例如,老师可以投放纸盒、纸杯、彩泥等活动材料。

再者,大班幼儿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发育比中班幼儿更加的成熟,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目标有目的的投放,大班幼儿的竞技思维发展迅速,教师可以给他们投放一些种类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玩具来激发他们对于活动的兴趣。例如,各类废旧材料,各种类画笔和各种纸张等材料。

三、重视安全投放,保障幼儿活动健康安全

美术区域活动材料中,有很所材料都有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在投放之前必须提高安全警惕,及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教师必须把幼儿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投放前了解日常美术工具的使用安全常识,并对幼儿进行普及,老师也要了解如果出现意外状况的应对措施,保证能够第一时间有效的解决。为了能够使幼儿有一个温馨愉悦的游戏环境,教师就必须要保证其安全性。使得幼儿在安全健康中玩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指出:“幼儿园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必须将保护幼儿生命健康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原则。”从这个要求我们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幼儿的安全都是在第一位的,教师在美工区材料的投放上就必须保证其安全性。优先考虑材料必须是无毒的;不能有太锋利或者明显的菱角等避免幼儿收到伤害。例如,教师投放的美工刀一定是圆头的。并且教师在利用废旧材料的时候应先对其进行消毒措施,避免细菌的滋生。但是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教师也不能忽略了美工区材料的艺术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精美的外包装来装饰游戏材料,提高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

四、制定明确目标,根据实际投放美术材料

教师在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时,总是有幼儿注意力会分散,比如有的幼儿在画画,有的幼儿在捏超轻粘土。在画画的幼儿可能就会被影响,就会放下手中的画去捏粘土。这种半途而废和随时改变的情况在美术区域活动中经常发生。经过长期观察、查询资料后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幼儿游戏目的不明确才造成。为了使幼儿在美术区域活动中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有应该有具体的目的,通过这个目的出发开展区域活动,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还应该在投放前了解材料的使用功能,将材料按照功能划分。并且在提供给幼儿材料之后,为幼儿讲解材料的特点及功能。通过故事的讲解,鼓励幼儿展开想象,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促进幼儿创造了的发展[2]。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认知经验为幼儿的想象力提供了基础。

例如,在美工区提供操作图,或者把相关操作图片和优秀的作品贴在美工区域的某一个方便幼儿看到的地方。促进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创作思维的发展。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更加清楚材料的使用方法、材料应该如何让选择并评估幼儿创作的可行性[3]。

五、及时把握动向,依据活动动态投放材料

区域活动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为了使幼儿的兴趣、能力得以发展,教师为诱饵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老师必须注意到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教师根据本班幼儿身体发展的需求,为幼儿制定一系列的教育目标,通过目标不定期地对幼儿的材料投放做出一定的整理、和补充[4]。例如,教师发现美工区的小朋友友比以前增多了不少,教师就可以增加一些美工区域的材料来满足幼儿的需求。教师通过发现,之前大家有喜欢的填涂游戏,现在无人问津了,教师就可以更换填涂纸的内容,来重新激发幼儿对于填涂游戏的兴趣。

年龄阶段也是影响材料动态性的原因之一,教师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和商讨,做到资源的共享,使材料能够发挥真正的价值。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始终对于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建设和美术特色建设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要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努力打造美术特色教育,形成自己的教育特点,合理规划美术活动区域,丰富活动的内容和保持材料的灵活投放,为幼儿创设一个可以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环境,使得幼儿茁壮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