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婷
(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伍佑初级中学,江苏 盐城 224041)
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学科,会呈现出围绕学科特性的不同表现,以历史学科为例,历史学科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时空观念,对于史料又求真务实的实证精神,就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因此,建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围绕历史学科特性,形成个性化的讨论。
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学理念是以优化学认知,提升学生成绩为基本导向,因此课堂教学单一向,往往是单向知识的灌输现象,且课堂存在封闭性,学生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很难有所拓展与延伸。而建立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首先围绕教学理念实现改革,课堂不再单一,且变得开放和动态化[1],学生除了通过教学,实现对于主干知识的学习与探讨外,还结合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对于历史问题、意义形成的思考,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散,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看法,自主性更强的同时,教学也更加“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教师认识到教学理念的变化对于教学行为会产生直观的影响,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方法,就是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开展全新的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促使教育工作高质量、高水准完成,而忽视了这一过程中,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理念不适配,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伦不类,对于学生也容易产生误导,因此,对于教师而言,理念的转化过程中,还要实现能力的提升,促使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理念相适配,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趣味课堂的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实际上,对于中学生而言,兴趣本身就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形成自主学习行为与意识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尝试实践并打造趣味课堂,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首先可以从学生兴趣入手,初中阶段学生往往比较喜欢追看剧、喜欢动漫人物,追求二次元的时尚,教师可以将其与历史结合起来,如通过“如果历史是一群喵”“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这种历史类型的番剧,或是一些主旋律的历史剧如“开国大典”“建党伟业”等,通过电影、动漫的讲解,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更有利于学生充满兴趣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其次,教师可以促使课堂现代化的发展。除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外,教师也可以更多的应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VR技术,通过VR视觉体验,感受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实况,从情感上引导学生产生认知,从而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最后,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如对于对应朝代的学习与讲解,可以与历史名人联系起来,进而引出语文、数学等一些学科性的知识,增加历史教学的立体化,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历史,学习历史,并思考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如根据诗词歌赋在同一朝代不同阶段的变化,结合历史史实,分析原因。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过去,更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历史思维,明白历史事件的发展并非偶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总结经验,了解时代发展的规律性,得到科学素养能力上的提升。以部编版教材为例,在学习到“郑和下西洋”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下西洋”引出“外交”再从“明朝的外交关系”引入到“当下我国国际的外交政策与形势”等内容,形成古今的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经验对于现实的影响与指导作用,感受到学习历史的意义,进而自主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来。具体到实际中,教师不单单可以从课堂教学内容衍生上来开展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还能够从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如带领学生一起在地方博物馆进行参观,从博物馆中的文物古迹中感受历史,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地方的古建筑、了解地方的历史文化,从生活实际中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从而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在当下不断地感受到历史,并从中汲取精神养分[2]。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指导教学形式与行为,而教学又对于学生产生直观印象,趣味化的教学往往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死板的教学行为则容易致使课堂封闭化,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原地踏步,因此,如何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过度,促使教学趣味开发的同时,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阶段教学活动开展需要探讨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探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