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

2021-11-28 13:34:56任英男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任英男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北城中学,山东 滨州 256651)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课成绩的培养,事实上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表现在很多学科很多方面。美术学习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又应该如何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现当代美术教学工作调整的重中之重。接下来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深度探究。

一、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情况分析

(一)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未建立明确目标

在小学中必须开设的一门学科便是美术,一个人应该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即为基本美术知识的掌握。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小学没有注重小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多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都只是略微提到一些美术相关知识接着便是按照课本内容逐渐讲解。这种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只是简单的对学生进行教导。并且如果教师长期使用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学生在进行美术学习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赶到课堂非常枯燥乏味,使得美术课程丧失了原本的教学意义。而且,学校层面也尚未足够的重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教材中也尚未提及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仅仅是安排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对于如何去进行创新性的美术教学却鲜有提及,这也很容易导致老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创新能力目标的建设。[1]

(二)教师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当前,大多数美术课堂由于其教学的情景建设和在一些课堂互动上没有精心的进行设计而产生了不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都较为基础,学生难以对其产生足够的兴趣,因此也就无法有效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标。而当学生偶尔有些创新的作品时,也未能及时得到教师的肯定,由此逐渐失去了学习创新的动力,最终使教学效率日渐低下。所以说在后续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进一步去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当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以具象事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低年龄阶段的学生,大脑发育还处在初期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往往更加趋向于一些具象的形象,对于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进行反复的强调,学生可能还难以理解得非常透彻。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必须要尊重小学阶段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地去用具象的事物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2]就比如说,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四季之美的绘画创作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四季变化的风景图,又或者是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季节更替的风景纪录片等等。学生在这些具象景物的观察当中,很容易体会到四季流转的主要特点,捕捉不同季节当中的显著性景物。最后,教师一定不能让学生单独模仿某一幅画面来进行创作,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刚才的浏览,来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绘画创作。这样一来,学生首先能够通过具象的四季变化景物,来了解四季风景的重要特征。然后教师不给予学生具体的参考图画,学生只能通过自己之前的观察,来对四季的风景变化进一步地展开想象。最后每一个学生所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都和别人的不一样,是非常具备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总之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美术内涵,然后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去进行自主创作,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3]

(二)以声动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个过程,学生必须要具备足够细腻的情感和足够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够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发现艺术之美。因此美术教师一定不能仅仅通过视觉启发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细胞,也可以采用声音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艺术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每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可能都描绘了某一种心境,当人们聆听到不同风格音乐的时候,可能心情会随着产生欢快或压抑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首音乐其实都是能够让人产生画面感的。这个时候美术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借助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我们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而要注重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捕捉之后,能够以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表达。此外美术教师还能综合借助多种美术教学形式,以多种艺术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