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

2021-11-28 13:34:56李伟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李伟

(河北省霸州市煎茶铺镇第一小学,河北 霸州 065700)

新时期,现代化教育观念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中的位置和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而前者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核心特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特征。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实现教学的创新与变革,促使自己能够培养出一批新时代的人才。

一、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意义

首先,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激发自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挖掘自己对语文学习方面的潜力的关键措施。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发现和理解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并通过阅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哪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更感兴趣,也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其次,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激发情感和丰富内心情感世界的有效渠道。学生可以阅读不同领域和题材的书籍和作品,而不同的书籍和作品又是作者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内心情感来创造出的。因此,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来得到内心情感的升华。最后,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为他们写作能力培养和提升做好了准备。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实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学习的缓冲期,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佳句和表达方法,并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得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的策略

(一)重视对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要实现教学的创新,首先就需要转变学生的认知,重视对他们进行创新思想的培养。很多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很大程度上依赖文本的内容,一旦脱离了文本和教材,他们就无法独立地说出文本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和自主总结与表达的机会。以小学语文《尾巴它有一只猫》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相关问题,如“尾巴它是否真的有一只猫?”、“通过阅读,你认识了一条什么样的猫尾巴?”然后让学生阅读完后站起来给出答案。当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时,教师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并为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对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在自主阅读和问题的思考下,学生很容易进入文本中,并对它富有想象力的内容展开浓厚的阅读兴趣。比起,教师直接将答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的方式更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展开有效的阅读。

(二)从古诗词到文本的实践

对于绝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语文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古诗词的阅读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过程,古诗词以难以读懂的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能够完整、流畅地阅读完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授古诗词阅读教学时,可以改变它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从易于读懂的形式开始学起,然后逐渐转变为古诗词,增强对它的理解。以小学语文《山行》一课为例,学生在起初阅读时很难理解它所描写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例如山路、人家、白云、红叶等,然后根据诗人的描写相应地在脑海中或者白纸上画出它的整体图像,比如诗人在这首诗中其实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古诗中有哪些景色,这些景色有哪些特点,并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进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对整体景物的构建进而得出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以及展现了自己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通过这样的方式,实际上转换了一个思路,让学生从另一种角度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理解难度和学习压力,而且还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提出,要求各科教师需要抓住各自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的创新与变革。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不仅是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情感的有效渠道,而且也是促使学生向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整个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内容。因此,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注重阅读教学的开展,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创新学生的思维,也要创新教学的方法,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有趣的阅读氛围,并且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向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