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琴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中心小学塔子沟幼儿园,河北 承德 067000)
环境对于一个人有潜移默化的决定性影响,环境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教学教育资源。在学前阶段,合理利用环境因素营造适宜的氛围,创造激发幼儿创新的环境,满足幼儿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对塑造幼儿良好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幼儿处于成长期,想象力丰富,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会有各式各样的新奇想法。如,定期更换幼儿园墙报装饰,根据孩子的兴趣创建风格走廊,定期更换主题,激发幼儿在上下学时不断思考。幼儿班级的布置应灵活、多元,一侧设立积木墙或者黏贴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想象和灵感随意搭建,或者将自己看到的模仿出来。根据节日、节气等变换主题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幼儿创新素质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空间,区角是幼儿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场所[1],在活动区角适当开发创新资源,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开发 。活动区角可以定期更换主题,如厨房系列、交通系列、海洋系列等,通过创建相关情境,让幼儿在思考、学习的同时能够自由地想象。在设立活动区域前,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幼儿想法为设计基础,找到幼儿的兴趣点,使幼儿能主动去适应环境,开发其创新意识。如,海洋主题使幼儿在看到墙上画的鲸鱼后就和身边的小朋友去讨论,也会和教师或者家长描述他所看到的蓝色的大鱼,这时教师或家长就会告诉他鲸鱼及海洋的神奇。另外,活动区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让幼儿能自主选择活动形式,做到尊重幼儿个性差异,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求。幼儿会主动融入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与教师、小朋友及游戏材料进行自主互动,这样就在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儿教育阶段是激发创新意识、开发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创新意识的激发需要相关各方共同促进,即不仅需要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需要幼儿园教师及家庭的共同参与。幼儿的自主性是在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幼儿园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身份是引导者,要求教师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幼儿身上,让幼儿有自主活动的时间,能自主选择游戏、场地、规则等,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说明,让幼儿在自我探索中发挥主观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引导式问答互动调动幼儿思考,让幼儿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体。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幼儿,在提出相关思考问题后,让幼儿自主交流,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同时还能激发幼儿思考。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发现幼儿的潜力,合理指导幼儿活动外,还要给予幼儿及时的鼓励、肯定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深,多媒体在创新意识的培养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猜测和补充相关情节,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学习“火”和“水”相关主题的时候,在多媒体上投放一个水滴和一个火苗,幼儿可能很快就会回答水和火,接着教师问,这两样东西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并使他们懂得生活中离不开水和火。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逐渐认识世界的过程。从本质上看,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3]。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幼儿自主的实践与探索。学前阶段的幼儿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用积木拼出各式各样建筑、交通工具等,模仿动画人物和现实中的人,这正是幼儿创新意识的萌芽。角色游戏是幼儿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游戏材料,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生活的游戏方式[4]。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幼儿,根据幼儿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幼儿提供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积极恰当地运用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和情境中不断去思考,提高自我的认识。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能够结合情境,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生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角色游戏应贴近生活,如,教师在活动区角或者廊道建立不同的角色体验区,在厨房体验区,幼儿可以用玩具材料创作出各式各样想象中的菜品;在医院体验区,幼儿分别扮演医患,体验生活中的患病就医;在银行体验区,幼儿可以模仿存款等过程。幼儿自主、大胆地融入角色、融入情境,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交往能力,更提高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意活动是实践与探索相结合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创意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如创意美术、创意手工等。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是强烈的,特殊、有趣的创意材料或教师的新奇手段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促进幼儿主动实践和探索。如在临近春节的创意手工课上,提供筷子、红纸、各种贴纸及电池小灯等材料,先在多媒体上播放灯笼的图片,营造过年的氛围,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及动手实践探索的欲望,然后开始灯笼的制作,教师在幼儿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和引导,充分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对于个人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激发并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创新教育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认识幼儿,营造适宜氛围,建立相应环境。多方面启发幼儿,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幼儿自主实践探索,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不断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活动形式,以促进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