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28 13:34:56张艳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张艳

(江西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洲小学,江西 九江 332000)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说”便指的是口语交际。由此足可以看出,口语交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却观察到相当一部分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并不重视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总认为汉语是母语,即使不练,学生也能说。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与理解。

一、引导学生演绎情境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学生投身到沟通交流、思考表达的情境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切身的交际实践中不断提升有关技能,如语言应用和语言思维等。所以,为了充分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实践交际情境。如,教师可以在契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情境的演绎,让学生在演绎情境的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和思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组织课堂辩论活动

辩论活动需要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深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强力的互动沟通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活动的时候,需要充分契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来提出辩论主题,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辩论活动的进行,从而在深化学生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在充分契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溺爱一点好呢,还是严厉一点好呢?这个时候学生的回答有溺爱一点好的,也有严厉一点好的,

同时还有趋于两者中间的。然后教师就可以契合学生的回答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并让学生围绕“对于孩子的教育需要溺爱多一点”这一主题进行辩论活动。溺爱组为正方,严厉组为反方,中间组为评委。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维持好辩论秩序。最后,当学生辩论完毕之后,评委组需要做出辩论评价。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辩论和评价,都充分地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从而能够在深化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口语交际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素质教学改革下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教学手段,在这一教学手段之下,学生围绕某一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沟通合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显著,从而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思考和交流当中,这就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

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以保证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然后教师需要充分针对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基于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同时充分理解“做人要做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讲体面并对他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道理。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都至关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敢于与教师进行沟通,同时也让学生敢于向教师进行表达,这样教师就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语言习惯,从而可以良好的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在与教师积极的沟通交流中,学生可以从教师身上学习到一些口语交际技能。由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这对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而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方 面开展。首先就是教师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积极融入学生中间,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五、结语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这就决定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不能只是用来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能进行灵活地实践运用。具体到口语交际教学中,即学生能在正常的社交场合实现同他人顺畅的沟通与交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因为考试中不考或者占据的分值较少,就忽视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相反,更应当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此外,还应当立足实际情况,从所教学口语交际内容出发,从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对的教学方法,实施恰当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与价值,也才能促使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获得更显著的进步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