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口令的作用

2021-11-28 13:34:56晋娟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晋娟

(济源市天坛实验小学,河南 济源 459000)

课堂口令来源于军事口令,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在内容形式上和儿歌很相似,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比如,课堂上,笔者说“一、二、三、四”,学生铿锵有力地回答“端正姿势”,并立刻安静下来,个个昂首挺胸、两手放平、坐得笔直,这比以前或扯着嗓子喊,或“眼神杀”,或苦口婆心地唠叨,有效多了。真是小口令大作用!

一、巧用口令,规范行为

一线教师肩上担负着光荣而又艰巨的培养人的重任,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小学低段的教学更应该以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如课前准备阶段的口令:师:铃声响,进课堂——/生:小小手,叠叠放。小小腰,要挺直。小嘴巴,不说话。/师:一二三——/生:快坐好。/师:小眼睛——/生:看黑板。师:谁坐好——/生:我坐好。随着这一声声整齐响亮的回答,学生不由自主地端正了自己的坐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学习,同时也养成了课前准备的好习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经常看到一些低年级的课上到后半节时,教师总要停下来组织一下课堂纪律。这时,可以尝试利用口令唤醒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如在教学一年级开学初期,当笔者指名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都在窃窃私语。于是,笔者赶紧和学生对起了口令:书本——放好!同学朗读——认真听!谁是文明小听众——我是文明小听众!三句口令对完后,课堂立刻安静了下来,成功唤回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如,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总是有评价环节,每个学生的书写速度不一,课堂也容易陷入失控状态。当看到大部分学生已经写完后,笔者就开始喊口令:“说停——”学生马上停下笔对口令:“就停!”“小手——放平”然后,笔者开始展示学生的作业。笔者说:“谁来夸夸他或帮帮他?”学生纷纷举手:“我来夸夸他!”“我来帮帮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学生都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巧用口令,规范书写

低段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课堂上一味地持续性学习,难免令学生疲惫不堪,造成低效学习。教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间,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短暂的游戏活动,给学生一个“动”的机会,就能及时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调动起来,后续的学习活动也能顺利进行。这个放松环节,也可以巧用口令。进入一年级学习数字书写时,很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写出来的数字千奇百怪。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规范书写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几个小口令如:“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杆来买菜……学生一边书写一边念口令,更容易掌握数字书写的技巧,让书写规范化。这样的课间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学中玩,玩中学的统一。

三、巧用口令,活跃课堂

情境创设是低段课堂常见的教学活动,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时效。如在教学识字环节时,笔者经常会创设“开火车”情境,或正音,或读词。这时,笔者就运用口令:“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哪?”学生的积极性被点燃,纷纷举手回答:“小火车,开起来,一开开到我这来!”。又如,在巩固十以内加减法时,笔者把答案制作成蘑菇卡片头饰,让学生扮演小兔子来采蘑菇。这样的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的好胜心,很好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教师都有一个困惑:创设情境很容易,但是调控情境很难,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一旦进入活动情境,就像脱缰的野马,课堂容易陷入一片混乱状态。学生纷纷进入情境,课堂气氛活跃。5分钟过去了,笔者做手势示意学生讨论结束,但很多学生还是意犹未尽。这时,笔者有节奏地击掌:“啪啪——啪,时间到!”学生也跟着笔者拍手两下:“啪啪,就坐好!”通过这样的口令,学生迅速转移了注意力,回归到主题上来。

四、巧用口令,促进发展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总是喜欢用“好”“你真棒”“你有一双慧眼”“你真会思考”之类的评价语,不可否认,这类语言的确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就失去了评价的作用。笔者认为,教学中的评价语也应该因学生而异,因内容而异,因时机而异,让课堂评价语发挥其独特魅力,从而产生精彩的动态课堂效果。如教学时,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笔者问:“谁来评?”学生回答:“我来评!他会答得很完整!”笔者说:“你会听,更会评!”学生明白了,只有听得仔细,才能评得到位!当一个学生在发言,其他学生还在讨论时,笔者会说:“同学发言——”学生马上回答:“认真听!”当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时,学生会回答:“你真行!”运用口令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师生间默契的配合互动,训练有素的精彩口令对答,可以使学生聚精会神,这就是小口令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惊喜,也是教育艺术的魅力所在。让我们一起用口令营造精彩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