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

2021-11-28 13:34:56黄润琦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黄润琦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第一小学,云南 昆明 650000)

一、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它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机械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提问的策略的。即对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有效?为什么要这么进行提问?如果不太关注,常常使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学生不敢或不愿理解问题,或不能、不善于理解问题。

二、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一)调查学生对课堂提问的看法

我们以学生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待教师课堂提问所持的一些看法,分析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原因,发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占到20%,教师的主导作用占到80%。可见,很多时候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老师的教学手段教育引导分不开。

(二)调查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随意性

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也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想到什么提问什么。不关注学生心理发展,题目过难或过于简单,从而挫伤学生积极性又无法调动学生兴趣。

2.提问过多,学生无暇思考

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地问,课堂上出现了“满堂问”“满锅煮”这种现象。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也不能潜心地思考。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师问生答,学生处在应付状态

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然而一些教师将课堂提问视为自己的专利,而让学生学“答”,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忽视了让学生提问。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没问题。

4.提问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

我们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或是为了自己课堂教学的顺畅,提问常常局限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忽略不问,这样会导致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两极分化严重。

三、改变现状,采取对策

(一)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巧妙的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吹皱一池春水”,达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激起千层细浪”,训练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探索教师课堂提问的能力技巧以及策略

1.提问要适量

课堂提问的次数和频率要把握一定的节奏,过快、过多,就会造成“满堂问”“一锅煮”。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科学制定问题数量,量体裁衣,把握课堂节奏,在关键处着眼,形成有意义的提问,做到“简”。

2.提问要有质量

教师在严把提问的数量关的同时,还应把握问题的质量。提出有创设价值,有思考价值,有文学价值,有思想价值的问题,做到“精”。

3.提问要找准角度

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减少理解的障碍,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切记兜圈子,无效率。设计出的问题主次突出,重点突出,可以使整个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强烈印象,掌握知识。

4.提问要有坡度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提问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设置好坡度,使学生顺着“山坡”上,最终落实教学目标。

5.设计有效性问题要找准着眼点,这样才能达到牵一而动发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课文在不同的地方设问:

(1)在关键的内容上设问

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和章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内容的矛盾处设问

不少课文在内容上有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很深,培养学生的深刻性。

(3)在内容的对比处设问

有的课文内容,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修辞和表现手法上设问,对于理解课文有重要意义。

(4)在内容重复处设问

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

(5)在课文的突止处设问

课文中有些句子说到关键处突然截断,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

(6)在文章的题眼处设问

题眼是课文中的关键字,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教师还可在课文的含蕴处、细节处、规律处,在事物的联系处,在学生的不意处设问,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于推动教学进度,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生成及转化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提问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催发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