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左太启 杨晓雪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昔马华侨中学,云南 德宏 679314)
关于我国教育事业,中小学教育是其重要构成部分,处在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党中央十分关注中小学党建工作,切实推动中小学党的建设。基于此,应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并落实,深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中小学组织力,这是当前中小学校党组织的一项核心任务。
第一,党员教师要坚持“带头学”。广大中小学校党组织需定期组织党建工作会议,开展常态化的党员教师与党务干部培训工作,通过师德、经典理论教育,促进党员教师队伍能够讲规矩、讲政治,向前走、做示范。通过搭建“党建+互联网”平台,对学习路径进行扩展、对学习方式加以创新,正确教育培训方式更有新意、教育培训内容更具吸引力,以此提高党员教师的学习主动性。
第二,党员教师要坚持“带头干”。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将党员教师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开展“进课堂”“访万家”“进寝室”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引导校内党员教师肩负好学校发展与教书育人的责任。积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活动,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选派学校青年教师跨校锻炼、外出学习交流,这样不仅有助于青年教师增强本领能力而且可以增长经验。
第三,党员教师要坚持“带头帮”。例如可以举办评选“党员教师先锋岗”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置班主任工作、师德师风、教学工作等相关党员先锋岗,依托述职评议与德能测评等方式,调动其履职尽责的浓厚热情。除此之外,积极探索和及时组建党员爱心团队、党员教师青年联盟,通过党员教师和困难儿童与教职工、教学点相联系,深入进行课后补习、下派帮教等活动,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
针对各中小学党组织,其自身政治能力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掌握大势、把握方向与全局的重要能力,维持政治定力、避免政治风险以及驾驭政治局面的关键能力。中小学党组织若想提高政治能力,最关键的应是政治觉悟、政治站位以及政治定力的提高,不仅具有一定的政治担当而且要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1]。另外,党组织重要政治领导作用的表现,应是科学掌握学校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指导教职工有效呈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时代使命,而且要将“怎样培养”“为谁培养”等首要及根本性教育问题回答好。中小学党组织若想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应该将政治能力建设放置于首要位置。全面遵守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规矩及纪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和方针。
第一,压力逐层传导的“清单式”管理[2]。中小学校党组织需构建定期研究分析党建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的党建工作责任书。通过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整改清单将工作思路厘清、将工作任务细化、将时间节点明确,从而进一步推动形成任务、责任及落实到人的科学党建工作格局。第二,责任逐层落实的“立体化”指导。班子成员应清楚责任区域,实施党建工作全过程包联,工作落实、分类指导、敦促整改全覆盖。中小学党组织负责人需要经常组织党建工作调研,开展学校教师和党组织成员结对互促,这样一方面能够掌握动态化的党员教师思想,另一方面还能对党员教师建议意见有效收集。第三,风险逐层防范的“全覆盖督查”。党建工作督查制度要严格落实,分季度进行党建工作“回头看”,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具体症结、增强跟踪问效。组织好党建工定期分析例会,针对党组织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突出问题要做到立行立改;针对党员身上的不良倾向,用指派专人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加强思想引导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党组织思想建设应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落实,其根基是坚定理想信念,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与党员的头脑。与此同时,党组织还应该重点关注学校青少年学生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质发展情况,研究分析怎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与思想政治品质。与此同时,中小学应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有关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区学校的特点相结合,为学校青少年学生科学制定成才和成长计划,以此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结束语: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关键基础的中小学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对于中小学校而言,应通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学校党建工作。在政治高度上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把习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学校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