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晓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色张恨水先生的短篇长篇小说《金粉世家》主要是讲述北洋军阀政府内阁第一任总理的儿子金燕西与20世纪20年代穷苦女性冷清秋的浪漫爱情故事,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成功塑造了冷清秋的经典形象。下文将对主要对小说中冷清秋的性格和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冷清秋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这与她成长的环境和所受教育有关。首先,当金燕西突然开始寻找追求她的时候,她却是一种千里之外的自然回应和一种拒绝。于是,就这样激起了这个富家族大少爷金燕西非得不可的一颗好胜心,他购买了在冷家隔壁的一套欧式房子,把冷清秋最喜欢的那些百合花都放置在这个院子里,但这一切都还是没能真正彻底打动了冷清秋的一颗芳心,反馈了给他的是一次又一次强烈拒绝和她的蔑视,由此我们即可以窥见其清高。再次,在其诗句中充分地准确体现出来。她的那首抒情诗歌使我们的心变得感伤又有些多愁善感,没有矫健的语调。就像人一样,反映了他思想的朴素,就好像一束没有被这个世界所污染的百合花。冷清秋,一个清纯美丽的女人。虽然她因为她的世俗气息最终爱上了燕西,但她没有放弃她的高尚品格。当她与燕西结婚时,她的性格和品行依旧,朴素的衣着和节俭的家政,这一切都与燕西的奢华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感情也逐渐走向消亡。金家的小姐和太太们每天吃喝玩牌赌博,但冷清秋恰如其分,她寻找事业,在学校教书。她的个性和习惯与富裕的家庭格格不入,这使她在大家庭中成为一个格格不入的人。
冷清秋的性格是多面的。她外表温柔,内心坚强。尽管她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中长大,但她同时也是个书香世家。她自幼就接受过优秀的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教育,她的言行表现显示了她良好的父母和家庭教育,知书达理、孝敬父母和长辈。金燕西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非常喜欢冷清秋,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追求她,终于这样如愿以偿。无非因为冷清秋的纯洁与善良。有“芙蓉出清水,自然去雕琢”的自然之美,冷清秋就是善良的化身。她照顾百合花,善待仆人,没有架子,如同姐妹一样相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1.独立人格的魅力。
婚后,她不仅督促和鼓励丈夫打工养家糊口,如果有需要,自己也去工作。当燕西指责她嫁入金家后,一切都是金家的,应该服从他们。她说:“你就是这么看我的吗?现在我不需要你金家的东西了,就像以前一样。”同时,她对金太太说:“为了我的人格,我应该回家,吃穿我冷家的,做一个穷人家的女儿。”这一系列的动作显示了她独立人格的力量。
2.追求实现自我价值。
燕西把别人写的诗送给了她,她以为燕西很聪明,被他感动了。由此可见,冷清秋非常欣赏他的才能。之后,常常想让燕西多好好地读一些书,多学习知识,但被顽固子弟们所嘲笑。燕西认为一个女人在生活中应当要多做一些家务。充满知识有什么用?冷清秋强烈反对,认为一个女性更多的是要读书,通过自己的读书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她的教育生涯往往是与金太太进行激烈争论之后的结果。
3.有勇气拒绝没有爱的婚姻。
当时,妇女没有发言权,冷清秋却并没有这样认为。她认为,“爱情就是夫妻之间的根本。如果你的婚姻失去了一份爱情,那么你的婚姻也就会失去一份根基。一对只有名份夫妻有什么意义?相反,是对彼此的奴役。”当她发现自己的丈夫不再爱她时,还决定要带白秀珠去德国居住,冷清秋决定搬到金家的一间空房子里。最后,在一场大火后,带着自己的儿子悄然地离开,独自抚养。她完全能够无视燕西的言论和行为,在金家这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开,依靠自己。她所要寻求的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爱。没有把自身的人生命运彻底地寄托在燕西身上,具有很好的自强能力与独立意识。
用张恨水先生的话说,她是“才纳古今”,把古典美和现代美合二为一。冷峻、温柔、端庄、典雅、朴实得体、节俭,体现了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她在家里喜欢妈妈,分担母亲的苦恼;在学校尊重各位教师,团结各位同学,得到欧阳于坚的热切关注;她在嫁入金家后,关心仆人。冷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文采赞不绝口。也正是由于她拥有了很好的文艺才能,所以受到金氏一家的青睐。金父对冷清秋的诗词赞不绝口,甚至一度认为儿子配不上冷清秋;金夫人也夸奖冷清秋;金家五节、六姐也很珍惜她的才华,她们尽最大努力撮合他们结婚,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冷清秋的才华并非空穴来风。金氏家族富丽堂皇,少爷不干本职工作,女士们在这样的气氛影响下打牌、听戏,冷清秋能这样的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真的很少见。即使嫁入豪门,衣食无忧,她也没有放弃自我追求,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与书为伍。金燕西在追求冷清秋的同时,也通过写诗、写文章的方式感动了冷清秋。冷清秋误以为他们有相似的兴趣。婚后,她经常劝金燕西多读书,提高能力。由此可见,对于冷清秋来说,书籍不仅可以说是自己的兴趣,更可以说是一种与社会之间情感沟通的一种方式。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指真正具有文学天赋的人不是打扮得很好就能表现出来的,而是受内在意志驱使的。即使她和金燕西的关系破裂,搬到了阁楼上,她仍然希望通过读、写来打发时间。冷清秋不是大侠,她没有大侠的武功。然而,她对书籍的热爱却有着大侠的风格。
读完小说,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恋情故事很伤感。一开始,金燕西看遍了胭脂俗粉,一次次偶然中的契机,他在一次次的机遇中注意到朴素优雅的冷清秋,于是对这一切都展开了激动人心的追寻。“百合花”的这个故事真的很浪漫,让任何人都觉得不真实。正如金父所讲,“只要燕西愿意花钱,女人总是愿意向金钱的力量屈服”,金父坦言,年轻的女性永远都难抵挡得起金钱的诱惑。贫穷家庭的孩子们仍然缺乏远见,无法坚持金钱创造的浪漫。燕西相信,像冷清秋这样的时尚女性并非会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产生太大的制约。也正因为出于新奇,他认真而热烈地努力追求冷清秋:写诗、写文章、送绸绶、搬隔壁。为了能够让冷清秋爱上自己,金燕西总是彬彬有礼,盗用了欧阳于坚的诗,金燕西还特别喜欢上百合花。他们的恋爱是真正而又平凡的,但一开始,这场悲剧就是有预兆的。对于冷清秋,爱情是神圣的,不能容忍精神上的出轨。冷清秋后来才发现金燕西并非很喜欢自己。事实上,她虽然可以做到和金家的其他太太和年轻少奶奶一样假装自己不知道,但她始终相信,爱情本身就是整个夫妻关系的根本。如果我们没有被爱,就没有必要互相纠缠。这便是冷清秋的爱情信条。
婚后,冷清秋并没有像金家年轻的太太们一样,投身于奢侈的生活——每天打牌、听游戏,家长里短。主要是她不习惯这样生活,而是她继续过着理想的文学生活,读书写字。冷清秋对于理想和文学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结婚以后,冷清秋劝金燕西存点钱,自己可以投稿给报社,但金燕西拒绝了,冷清秋本着自食其力的初衷,选择外出教书。结果,金太太知道后,又闹得家宅不宁。这对于穷人家来说,自食其力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但却违背了金家的规矩。婚变之后,冷清秋搬进了阁楼,开始过着自己与世隔绝的生活,她继续追求者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不管她的人生多么糟糕,她总能从自己真正爱上的东西和事物中寻找一些安慰与满足。一场无名之火,烧尽了冷清秋对金家的顾忌和对燕西的依恋。离开金家后,冷清秋在一边照顾着她的孩子、一边靠出售书法生活,踏踏实实的去达到自己所要求的目标。虽然很艰苦的工作,但这是自己独居的开始。“天生我材必有用”,正如她所说,以她的技术,她仍然可以找到一碗饭吃。即便冷清秋离开了金氏家族,她也可以独立生活,她的才能和她的追求也可以救她。她的文学成就便是他的力量和自信,正是有了这种才能和对文学的痴迷,冷清秋才找回了自己的梦想和自信,在她婚姻失败后继续过新生活。
张恨水笔下的冷清秋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透过金粉世家,我们不能只痛惜金燕西和冷清秋冷的爱情悲剧,更应从美学的角度来赏析冷清秋的特点和女性形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