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角下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1-11-28 23:40孙丽丽张婷婷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科工程师伦理

孙丽丽,张婷婷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a.土木工程系;b.科技处,山东 青岛 266106)

1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1.1 工程的特殊属性需要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

工程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各类创造活动。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随着工程活动的普及备受关注。西奥多·冯·卡门认为:科学家需要探讨世界是什么,而工程师则需要重新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创新的世界应如何处理好与自然、社会、公众间的关系。“新工科”的发展要求现代工程技术更加注重社会性和综合性,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实施环节都要充分考虑社会性问题。这就意味着成为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而且需要对所造之物的价值伦理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1.2 工匠精神的重塑要求加强伦理意识教育

调查显示,企业寿命在200年以上的企业,日本有3 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而中国仅有16家。工匠精神是上述企业能够历久弥坚的主要原因。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了要全面塑造公民的工匠精神。《华盛顿协议》表明,工程伦理教育在西方国家中已具有较长时间的发展历程,融入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工程教育体系也在实践中表现出其核心竞争力。发展以培养学生工程伦理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塑造科学价值观为目的的工程伦理教育,是构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

1.3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人才提出新的要求

美国工程院发布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中指出,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优秀的沟通分析、实践创造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培养综合工程素养高和实践创新能力强,同时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朴素家国情怀的工程师是新工科建设对新时代工程教育的要求[1]。工科学生作为未来社会高水平建设的核心力量,除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外,工程伦理素养的培养同样重要。工程伦理教育能够培养工程师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其解决工程伦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4 卓越工程师需要完整的伦理保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要求,一名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素养、追求卓越的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情怀[2],这也是各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终身追求。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工科学生需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素养[3]。因此,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系统的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实践准则和职业道德信念。

2 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现状

随着一系列重大工程事故,如福特斑马车油箱事件、挑战者号失事以及DC-10飞机坠毁等的相继发生,社会开始广泛关注工程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兼具专业知识和伦理素养的优秀工程师成了时代急需的人才[4]。因此,美国工程伦理课程在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起步,工程伦理教育率先在各工程院校中兴起,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独立课程模式、跨课程模式、工程伦理和非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2]。1996年,工程伦理知识开始作为固定考试内容被加入美国注册工程师基础考试中。

德国一直居于世界工业强国地位,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德国的工程伦理注重通过提高工程技术责任的评估来规避工程活动的负面影响。20世纪后,德国工程师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工程技术人员逐步将技术纳入哲学实践中,将技术思考赋予工程技术活动。德国人处事态度严谨、精益求精,对工程质量、技术以及各个环节的要求都极为细致,这使得德国制造成了质量保证的代名词。

法国独特的人文教育,使得其工程师被视为“社会的推动者”。法国工程教育注重培养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意识;理性教育思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性教育,这种工程教育模式造就了法国工程师的卓越地位。

2.2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现状

2.2.1 调查概况

2017年3月,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所有培养单位工程伦理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以青岛市工程类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及相关教师、从事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在校工科学生展开工程伦理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进一步了解当下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价值取向,探究传统工科教育背景下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期不断强化完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探索普适性工程伦理教育内容,更好地培养“新工科”所需工程人员。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48份,回收率为93.3%。

根据学院自身情况及学科专业特点,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方法,共设计20道题。有效样本中在学学生247人(55.2%),专职教师165人(36.8%),工程技术人员36人(8%)。本问卷使用EXCEL2007进行分析研究。

2.2.2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

首先,工程伦理教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世纪90年代,工程伦理课程首次在台湾高校开设,工程伦理素养作为工程师必备素养之一,在台湾工程界和教育界得到普遍认可。1998年,肖平教授出版《工程伦理学》教材,并在西南交通大学开设工程伦理课程,标志着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向前迈进了一步。20世纪末,李伯聪、丛杭青、李世新、王倩等一批专家对工程伦理问题、体系及教学进行了研究,工程伦理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工程伦理作为工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普及和发展。中国的工程伦理教育虽已得到重视和发展,但与西方的工程伦理教育相比,起步晚、发展水平落后、普及度相对较低。①我国各高校囿于专业培养方案、学分学时、授课范围限制,并未在专业课程中增设工程伦理课程。2017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在84所院校、培养单位工程伦理课程的问卷调查中,有22所院校“已经开设”了工程伦理相关课程。其中,只有5所院校将“工程伦理”作为公共必修课程,仅占开设课程院校总数的25%,占被调查院校的7%[5]。②工程伦理的相关活动开展率低,未能满足大学生提升自身工程伦理素养的诉求。95.5%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不知晓”“学校中几乎不开设工程伦理教育的讲座和社团活动”。

其次,工程伦理教育机制和政策缺失。20世纪80年代,根据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要求,伦理教育已被明确纳入美国工程教育计划中;美国国家人文基金和国家科学基金设立专项资助为工程伦理学发展提供资金和人才保障;加拿大工科学生毕业时需佩戴工程师之戒,用来警醒其在工程设计中避免工程事故。我国高校工程教育并未开设专门的伦理教育课程,调查显示,89.6%的被调查者“对工程伦理并不知晓”,93.2%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接受过工程伦理教育”,96.7%的人“希望能够学习工程伦理的相关知识”。可见,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缺乏明确的实施规定,工程伦理教育定位尚未明确;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大纲、规范标准和教材;工程职业资格认定处于初级阶段,工程教育体系不健全,未能为工程伦理教育提供有效的普及渠道,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

再次,缺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调查者认为师资培训是最重要的,占95%。可见,师资问题是制约当前高校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工科教师的工程伦理教育意识不足。工科院校教师专业性较强,具备杰出的科研能力和授课水平,在某些工程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对工程伦理教育存在质疑,未能意识到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作用。调查中,96.7%的调查者指出从未接受过工程师职业道德的课堂教育。②缺乏专职教师。调查中,72%的调查者表示“从来没有接触过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教师”。目前,我国工科专业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大多由思政教师、德育教师及就业指导教师来承担,缺乏专门从事工程伦理教学的教师。调查中,89.8%的调查者强调“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中完成的”,这部分教师因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并未全面掌握工程伦理概念的内涵,与学生相比并没有呈现出足以实施教育的优势。

最后,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特色。①忽视工程问题的跨学科联系。工程教育是一种多元价值交叉的教育,工程问题本质是跨学科问题。我国工程教育过于注重专业化,调查显示,52%的调查者表示,“目前工程伦理教育只了解到基础理论知识”“流于形式”。工程伦理教育未能适应跨学科、综合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不足。92.5%的调查者表示“只有部分质量不高的选修课中涉及少量的工程伦理相关知识”。②缺乏校本教材,教材内容更新不足。目前各高校使用的工程伦理教材多为肖平编纂的《工程伦理学》,以及张永强编纂的《工程伦理学》等[6]。缺乏适合各高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专业匹配度较低。93.5%的调查者表示,“从未阅读过关于工程师执业道德的相关图书”。另外,教材内容更新不足,缺乏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科学、新技术和新思维知识,缺乏思维方法和逻辑等方法论内容。③教学方法多采用“填鸭式”,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未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缺乏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模式。教学中多为课堂教学,缺乏使用案例法、实践法模拟工程伦理的决策环节。调查中,98%的被调查者反映其学校在日常教学、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重要环节中,均未开展工程伦理案例或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缺少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是导致工程伦理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④缺乏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调查显示,在课外活动方面,86.5%的被调查者指出,其所在学校从未组织过工程伦理相关的讲座或社团活动;在课程学习方面,有83.6%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学校已开设的工程类课程、实习或毕业设计等环节中,并未涉及伦理道德的案例或相关知识。

3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

①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专业认证评估、“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加大工程伦理教育的宣传力度。为提高学校师生对工程伦理的认知水平,学校可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对工程伦理教育进行宣传普及,从而彰显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开设工程伦理相关课程并认真梳理准入、认证、验收标准,“工程伦理课程”应形成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各种校内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集中性的工程伦理课程教育。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硬性约束条件纳入工程教育体系中,确定其学科地位,开设“两课”教学模式,组建工程伦理学科教研单位或学术团队。③建立健全工程伦理案例库,加强使用规范。完善奖励机制,激发学术界和企业人士提供案例资源,丰富案例库。

3.2 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①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合理的培养方案。在开展高等工程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工程伦理因素,设置合理可行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课程顺序,合理分配学时和学分,构建“通识+专业+创新创业”多元化培养方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开展工程分析,弱化纯理论性知识点教学,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②开展工程实践教育、进而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及工程伦理教育的显著特征。因此,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以“基础知识+工程伦理+专业技能+工程实践”为核心的“阶梯型”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细节考核标准[1]。通过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工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③将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检测,推进毕业设计综合改革,强化工程伦理意识,在毕业设计的考核中,加入工程伦理考量因素,充分利用好工程人才培养中最后和最重要的环节。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①开展工程伦理培训。开展针对全体教职工的工程伦理普及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对工程伦理教育的认识,更好地把工程伦理教育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营造出良好的工程伦理教育氛围;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培训,积极参加国内外工程伦理学术交流,增加伦理学知识储备;加强工科专业课教师工程伦理意识,将工程伦理理念和知识融入专业教育中,注重学生价值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深化人才交流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工程伦理教育先进经验,并指导工程活动实践。②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鼓励专职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参加专题会议,开展交流协作,探讨校本工程伦理教研,撰写不同专业的伦理课程教材和案例;鼓励教师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依托学科建设平台,发挥专业优势,鼓励教师深入研究伦理学教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③培养“双师型”教师。借鉴德国、法国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成功经验,聘请企业、行业资深工程师担任名誉讲师,开展学术讲堂;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承办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7];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进修,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运行,间接获取行业经验,从而有效运用到应用型工程师培养计划中。

3.4 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编写校本课程

①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引领下,建议教师打破传统固化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情景式、角色扮演式、案例式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应将公众关注的工程事故作为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相关工程伦理问题,如工程安全问题、工程质量问题、资源与成本问题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普及工程伦理理念,生动引导学生树立诚实、正直、严谨、敬业的职业道德,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8]。其次,教师应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中“两段式”教学模式,采取嵌入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工程决策、实施、运行和监管环节等体验工程伦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真实情境进行伦理分析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决策能力的锻炼,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决策和应变能力。②编写工程伦理教育校本教材。目前,工程伦理的教材有刘莉《工程伦理学》(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永强《工程伦理学》(2011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肖平《工程伦理导论》(200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李世新《工程伦理学概论》(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9]。各学校应参考国内外工程伦理学教材,收集资料,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准备编写结合学校发展特色、融合传统文化精髓的“工程伦理学”校本教材、专业工程伦理教材或讲义。

4 结论

“新工科”建设在实现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工程技术本身的“双刃剑”效应不能忽视。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教学实践等形式,发现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虽得到普及但重视程度不足,缺乏长效教育机制,培养目标和定位不清晰,师资力量不足,组织形式固化等。通过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措施:一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工程伦理教育的长效机制;二是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四是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编写校本课程。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加强工程技术教育与工程伦理教育融会贯通,从而促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工科工程师伦理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