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现状

2021-11-28 23:40王艳旭
长春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排气胃肠

史 勇,王艳旭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指在临床外科手术后,由于胃肠功能短期受到抑制[1]引起的一系列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是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排气排便不畅甚至完全停止,伴有腹胀、恶心、纳差、便秘、疲乏等症状。胃肠功能若长时间被抑制,其运动能力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进而致使肠道内气体和液体积聚,容易引起肠道内体积扩张,甚至可能产生粘连性肠梗阻、营养障碍、伤口愈合不良、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临床干预方法主要对症治疗,使用促进胃肠蠕动力的药物,胃肠内部减压和肠外营养物质支持等方法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上述方法的使用缺乏整体性,容易产生不良反应,总体疗效不能让人满意[2]。

祖国医学认为机体“六腑以通为用”,胃肠道病变对脾胃通降影响尤为显著。脾系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腹部进行外科手术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临床上因为麻醉剂的使用、腹部手术金属割裂经脉,伤及机体的元气与脉络,元气虚损,表现为乏力、纳差等。腹部手术亦会引起患者情绪焦虑、情志不调、肝气郁滞、气聚腹胀。术前与术后禁食气血津液化生无源,胃肠失于濡养、肠内干燥、胃蠕动下降、肠鸣音减少或消失、肠腔排气困难,致使腹胀、腹痛等的发生。笔者认为此类疾病治疗时应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为主,兼顾扶助正气。以下对近年来采用推拿疗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单纯推拿手法疗法

1.1 腧穴推拿疗法

腧穴是体内经气出入的孔道,通过经络联系脏腑,机体内部发生病变时则相应穴位出现结节、酸、麻、重等感觉。针对不同的疾病辩证取穴,胃肠病变的反应点多在足阳明胃经与其相表里足太阴脾经,石金蕾[3]在众多腹部术后患者中选取了40例,并只将对照组实施了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穴位推拿治疗,以肠鸣音、肛门的排气及排便作为评价指标,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可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早期恢复。《黄帝内经》云:“…病在胃者,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主治胃腑的病变,张艳等[4]探讨腹部术后应用足三里推拿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研究将80例腹部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活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穴位推拿按摩,根据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肠鸣音的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排气的时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5%)均优于对照组,利用中医学知识对穴位进行按摩推拿能够缩短患者在妇科腹腔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改善胃肠激素分泌,临床效果显著。梅怡明[5]观察70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按摩组和非按摩组各35例,按摩组于术后4 h交替推拿足三里,一般为10 min~15 min,每日3次,非按摩组不做任何处理,按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非按摩组提前。

1.2 手部推拿疗法

全息理论是对事物之间全息关系特性和规律的总结,能够反应事物间的全息等式。是指部分是整体的缩影,其本质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性。经络全息理论逐渐成熟,近年来相继发现,手针能够治疗术后胃肠疾病。黄文英[6]采用了随机的方法将60例患有结直肠癌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人员均分成了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于治疗组的患者,除了实施一般护理,另外运用手穴按摩疗法对手部穴位(胃肠痛点、脾点、大肠点)进行依次揉按。对照组的病患除了一般的护理之外,不进行任何额外的治疗。最后,将两组病患在术后的第一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痛情况以及胃肠反应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后发现,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该试验发现,按揉手穴法对于病患在结直肠癌腹部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有着一定的作用,又因其安全经济、可操作性强的优势,按揉手穴法成为临床上恢复结直肠癌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新方法。

1.3 足部推拿疗法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循行均过腹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以及经络治病取穴原则。选取足部进行推拿治疗胃肠疾病,系足阳明胃经的止点与足太阴脾经起点,两条经络互为表里交接。194位剖宫产术后的患者被周小琴[7]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当天,被分在实验组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先进行足浴浸泡,再采取向心性全足推拿,由脚趾端向上依次按摩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力度大小均匀,按摩20 min~30 min,每天按摩2次,连续按摩3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提示实验组肛门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足部推拿有助于胃肠蠕动功能的康复。

1.4 腹部推拿疗法

脏腑按摩又称作脏腑推拿,是指运用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躯干部位,主要以腹部为主,按摩特定的腧穴和特定部位,以治疗脏腑功能失调等病症。胃肠位于腹部,在腹部实施推拿能够刺激局部的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其作用力也能直接渗透到胃肠,达到间接治疗作用。李兰梅等[8]对106例剖宫产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脏腑推拿干预,施术手法时避开伤口,嘱咐患者放松,显示腹部推拿能有效地缩短剖宫产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促进肛门排气、排便,降低术后便秘发生率,有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康复。

1.5 子午流注辩证推拿疗法

在中医针灸知识体系中,一直有着“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大自然界气候、时日的变化能够对人类机体的功能活动以及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是所谓的子午流注。在该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产生了在治疗疾病时选择合适的时间能够获得更佳效果的“因时施治”的理论。刘珊等[9]择时穴位按摩治疗腹部术后腹胀,选择大肠癌术后且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择时按摩组、非择时按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择时按摩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05:00~07:00按揉足三里穴,07:00~09:00按揉合谷穴,非择时按摩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手术第2天随时按揉足三里穴、合谷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择时按摩足三里穴与合谷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发生腹胀的概率明显降低。60例腹部外科术后的患者被彭小玉等[10]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术后只实施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则除了常规护理又在术后6小时被安排了三个时间段的足三里穴位按摩。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腹部术后需要胃肠功能恢复的患者进行定时的足三里穴按摩能够有效地促进其恢复和减少相关的并发症。

2 推拿联合针灸疗法

相关研究表明,针灸刺激穴位能够对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行抑制,另外还能够释放肿瘤的坏死因子,对手术部位周围的微循环进行改善且减少炎症,提高组织修复能力。朱彩芬[11]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妇产科术后腹胀,随机选取98例存在产后腹胀的妇科患者分为对照组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又被增加了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分为三部分:①穴位按摩:选取足三里、内关(双)二穴;②针灸:取穴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双)三穴针刺;③中医药膳:患者可以食用萝卜。研究表明,实验组腹胀持续时间(46.58±4.85)h显著短于对照组(85.69±6.9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权[12]选取100例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腹部推拿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较短(P<0.05)。钟敏林[13]对剖腹产的产妇于术后出现的胃肠功能失调亦采取中医推拿和针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 推拿联合中药敷贴疗法

胃肠腹部术后,胃肠受到抑制不能吸收内服中药,可采取穴位贴敷,将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磨成粉状,通过不同的液体调和成糊状,贴敷于体表穴位上,使药性能够有效快速地调节脏腑气血阴阳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刘凤彬等[14]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按揉足三里对妇科手术后腹胀便秘的影响,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干预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联合按揉足三里。干预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艳琼[15]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胃肠功能失调采用推拿和中药贴敷联合护理干预方案时发现:研究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仅有8.89%,而对照组为53.33%;且研究组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家属较为满意。刘新荣等[16]观察100例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护理之外,另外增加了足三里推拿和脐周中药药敷,对照组的患者仅安排常规护理,比较2组实验前后胃肠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谭静等[17]观察海盐加吴茱萸热敷配合按摩腹部促进肛门排气、预防腹胀的效果。随机将112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短,腹胀发生率较低。肖玉娥[18]等选取400例腹腔镜术后出现的胃肠蠕动减少和排气受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0例使用中药封包和腹部按摩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的胃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及进食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 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 (P< 0.05)。腹部术后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采取推拿与中药贴敷的治疗手段效果可靠,明显改善患儿术后胃肠功能, 缩短住院时间,是一项安全可靠且简便易行的方法。

4 推拿联合艾灸疗法

胃肠道术后使用艾灸足三里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可达到改善血液凝聚性、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19]。夏颖等[20]选取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进行穴位推拿与艾灸的联合疗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足三里联合三阴交艾灸及按摩,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肛门的第一次排便、排气的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患者。周彩娟[21]将胆囊切除术患者分组,于术后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穴位按压和艾灸足三里,比较2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最终治疗组肛门首次排便、排气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胡妍妍[22]将80例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双侧足三里,比较2组实验后胃肠功能,结果发现,在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许心灵[23]研究了子宫切除术患者联合运用穴位按摩与艾灸对于缓解其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联合运用穴位按摩与艾灸进行护理,通过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联合运用穴位按摩与艾灸护理,可有效降低其术后腹胀发生率并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

5 推拿联合其他疗法

祖国医学中,有“和于数术”的养生思想用于防病、治病,主张人多运动促进体内的气血运行,陈家琳等[24]对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于术后进行推拿按摩结合步行锻炼,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果显示,步行锻炼联合推拿按摩有利于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疲劳状态,促进胃肠功能短期恢复,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灌肠解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便于吸收,药物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明显促进了胃肠蠕动,清除肠内毒物,减少毒素吸收,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徐欣等[25]探讨改良灌肠配合穴位按摩改善胃肠术后便秘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改良灌肠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2组患者舒适度及灌肠效果,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灌肠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

胃肠术后易造成周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保心安油具有活血化瘀、镇痛的作用。阮珍连等[26]选取216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术后4 h用大拇指交替按揉足三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保心安油用拇指交替按揉足三里。观察组在胃肠蠕动出现及肛门第一次排气的时间上短于对照组,可见推拿结合保心安油治疗术后腹胀有明显的优势。

周芳燕等[27]对胃癌术后患者行耳穴压豆联合推拿,采取抛硬币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人,两组均于术后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加上穴位按摩,而干预组则加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排气、排便时间,说明耳穴压豆联合推拿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疗效。

陈红等[28]选取107例心脏术后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腹部按摩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08%比69.09%,100.00%比80.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6 结语

推拿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绿色的疗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其临床研究也越来越多。近几年的文献及各位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推拿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优点在于不拘泥于使用人群,并且各家医者根据对传统推拿手法的理解结合传统医学理论辩证选择治疗方法取得显著的疗效。推拿手法无副作用、效果稳定,尤其选取足三里进行推拿治疗对胃肠功能紊乱的改善有明显且确切的疗效。然而,推拿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尚有其不足:目前文献以临床报道为主,前瞻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具体手法操作缺乏通用的标准如力量、方向、方法等。程序、疗效判定等亦尚无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临床科研的规范化。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评价指标多以西医为主,缺乏中医特色的评价指标。以上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排气胃肠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排气系统对车外加速噪声的影响分析
某车型排气消声器冰堵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益生菌与常规抗病毒治疗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对机体胃肠功能的影响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GDI发动机排气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