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丽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自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内蒙古大地上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形成了灿若繁星般的革命遗址、遗迹和可歌可泣的悲壮事迹。把这些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梳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对于在新时代更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革命精神、遗址遗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见证。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的革命遗址遗迹,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所进行的艰辛奋斗历程及涌现出的人物、事迹。从表现形态上还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物质形态主要是指以较为直观的实物展示出来,比如说一些革命旧址、纪念地、人物故居、烈士陵园等,如满洲里红色秘密国际交通线遗址、打响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第一枪的百灵庙暴动遗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地等;非物质形态主要是指一些由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凝练出的精神文化及红色文艺作品等,如李大钊与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乌兰夫、奎璧、多松年等人的革命精神,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首创精神,等等。同时还呈现出主题类别多样性和地域分散性的特点,例如在呼伦贝尔地区留存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遗迹遗址,在乌兰浩特地区是民族解放主题的红色资源,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是内蒙古早期共产党人产生及革命斗争的纪念馆,等。
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探索建设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这笔宝贵的财富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精彩的生动教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更好地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高尚品质,尤其是在内蒙古地区,涌现出许多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英勇斗争的少数民族同胞,把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战斗过的革命遗址、流传下来的红色精神,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和民族团结、共同抗敌的民族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讲授给学生,能够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传承伟大的革命精神。
内蒙古红色革命历史,其实就是内蒙古地区多个民族共同抵御外敌、反抗压迫的革命斗争史,所以内蒙古的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精神。从近代以来,在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不同时期,蒙古族普通民众备受压迫和欺辱。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李大钊同志的积极引导下,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他们呼吁内蒙古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求解放。早期的内蒙古进步青年为国家的统一、蒙古族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一直重视和珍视民族团结,涌现出来“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流传在内蒙古的这种重视国家整体利益的民族团结思想值得所有大学生学习。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内蒙古的红色资源,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和精神需要传承给新一代大学生,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五个认同”,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理论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面临着理论讲授多,学生抬头率较低的现状,在课堂中融入红色资源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授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革命事迹,还可以就近组织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旧址。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课堂搬到了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烈士纪念碑广场和乌兰夫公园进行授课,让大学生感受到革命战争时期内蒙古革命者们为国家统一、民族独立而做出的伟大牺牲。通过课堂上红色故事的理论讲授和现场实践教学,将内蒙古红色文化融入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将有温度、有力量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传递给学生。真实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提升授课效果,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较全面地掌握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情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7510份调查问卷,涵盖12所高校,其中学生问卷7400份,教师问卷110份,问卷回收数量7352份,其中教师问卷104份,学生问卷7248份,回收率97.90%。
1.学生对红色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
在调研中发现,内蒙古高校的学生对本地区的红色资源了解不多,但都表示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尤其是在今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学生们对党史教育、红色资源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问到“对内蒙古红色文化兴趣度”的问题时,“很感兴趣”和“兴趣一般”的占比最多,分别占到47.29%和48.78%,问到“是否了解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历史”及“您平时关注过内蒙古的红色文化”问题时,“了解一些”占比21.09%,“非常了解”占比10.58%。问到“您对内蒙古红色革命文化的印象是什么样的?”21.03%的人认为“资源丰富,开发较好”,62.14%的人认为“英雄辈出,事迹感人”,19.77%的人认为“没有相关了解途径,不太了解”这。这说明大学生对内蒙古红色资源的认知度虽然不高,但是大家并不反感当地的红色文化,并且有很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比较期待。
2.内蒙古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氛围不够浓厚
内蒙古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区域特色,但由于内蒙古地区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开发起步比较晚,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探索缺乏统一指导。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您对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内蒙古革命文化的教育是否满意” 及“若不满意,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12.81%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45.51 %的学生选择一般,1.09%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对不满意原因的分析中,46.57%的学生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没有融入内蒙古红色文化的内容,35.64%和24.07%的学生选择教师授课方式比较单一和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与社会现实脱节,16.71%学生认为与所学专业无关,不需要学。这说明各个学校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途径。
3. 内蒙古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途径比较单一
在问到“您所在高校通常采用哪些方式将内蒙古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回答“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观影观看纪录片”“红色资源实地考察”的比例分别为45%、14.5%、14.58%、9.92%。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实地访问过程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学校没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教学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引用红色革命文化内容时也是理论讲授较多,留在历史事件的概述或是对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的简要介绍。学生们期待能够走出校园参观,或者在校园内开展观影、红色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更为丰富的教育活动,真正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意义。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所创造出的先进文化,散发着真理的光芒。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的大学生一代,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趋向模糊,甚至出现怀疑抗战历史、污蔑英雄先烈等行为。在对内蒙古红色文化进行挖掘利用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反对靠无逻辑、无依据的夸大吹捧来吸引学生。挖掘和开发红色资源必须要以还原历史事实为基本遵循,同时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对相关的革命文物、历史人物与事件背后的感人故事和价值内涵进行挖掘和重构,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多样化的需求。
以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为例,目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势与政策》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蒙古红色文化融入这四门课程,一定要注意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找到恰当的契合点,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这门课中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中国革命道德等多个章节的内容,都可以引入内蒙古红色文化故事和革命人物的相关案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授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历史进程就包括内蒙古各族人民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爱党爱国的奋斗历程,如“齐心协力建包钢”“草原英雄小姐妹”“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等鲜活生动的案例,就是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紧抱在一起,促进民族大团结的真实写照。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对大学生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渠道,要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将内蒙古红色文化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构建红色课堂教育教学全新模式,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法创新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3D虚拟实践教学中心,深度挖掘并逐步建设内蒙古红色资源库,把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还可以运用“互联网+”打造校园红色革命文化实践教学网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展播革命英雄故事和历史人物事迹,鼓励学生采取书法绘画、歌舞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体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传承内蒙古红色基因的热情,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三全”育人。此外,各高校应该与红色文化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利用内蒙古东西部现有的红色文化遗迹遗址,因地制宜,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场所,让红色文化可持续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