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娇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呈现螺旋上升趋势,传统媒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融合作为新媒体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依托媒体传播环境产生的,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已经难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电视节目的创新迫在眉睫。融媒时代下的电视节目时代性和数字化特征较强,电视节目制作者面临媒介融合这一难题。电视节目若想实现新的突破,就得打破传统理念和模式,引进新的技术和人才,不断更新和优化节目内容和形式。
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节目传播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转变,其传播途径从原来以电视屏幕为载体到当前不限于电视的多种屏幕为载体。美国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媒介即隐喻”,不仅继承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的理论观点,还道出媒介本身具备的文化力量。此前电视传播的受体是被动接收信息的,他们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需求的内容,只能跟随电视节目更新的步伐前进,而现在的传播目标面临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且可以对传播媒介进行点评,成为接收节目的主体。在电视节目的制作环节中,用户反馈的内容也成为节目内容的一部分。当前的传播形态也更加新颖和多样,各种视频软件的发展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只需动手一划,便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总之,传统的电视策划思维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微视频等方式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传播形态,满足了大众对媒介的需求。
电视节目的编导在对节目进行编排和创作时,首先要确定好节目播出的内容,把握好制作的风格,找准节目的受众群体。
以《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注重寓教于乐,扩大了受众群体范围,让各个年龄段的受众都能被吸引。作为我国综艺节目类的一股清流,《朗读者》每期邀请的嘉宾和朗读的故事都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且嘉宾类型多样,不仅有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演员,还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发光发热的素人,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为的是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嘉宾与主持人进行沟通时也传递了真诚,拉近了受众与节目的距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媒介与技术的融合更为深入。为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增强观众与节目的沟通与交流,让观众获得存在感和发言权,在电视节目中增加互动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娱乐节目,电视台都需要将镜头对准基层民众,站在大众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增强节目的亲和力。以《中餐厅》为例,此类节目打破了传统的棚内摄影的模式,除了有家喻户晓的明星参与之外,还邀请了厨艺精湛的素人厨师,并邀请一些观众参与到食物的品尝和游戏环节中,非常接地气。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视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千篇一律的节目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审美疲劳,若想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彰显节目风格,丰富观众观看感受。
以生活类综艺节目《很高兴认识你》为例,该节目主要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邀请七类不同的有趣素人参与录制。为提高关注度,节目组还在直播中与观众进行互动,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该节目的制作非常贴近生活,嘉宾在不同的地区与当地居民共同完成活动和游戏,体验生活的乐趣。与传统的综艺类节目相比,该类节目真实感更强,在潜移默化中治愈了人的心灵,节目风格是非常独特的。
电视节目制作者应拓展内容传播的渠道,不再局限于通过电视传播信息,要认真研究不同平台、媒体、终端的特点,制造网络传播热点。
目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手机移动终端APP、电脑网页版、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抖音等APP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应用软件。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电视节目若想脱颖而出,就需要掌握三类平台的特性,推行台网并重的全媒体传播方式,帮助人们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一时间获取优质的节目资源,更加便捷地观看电视节目。电视节目要提高自身的质量,提高观感度。此外为宣传电视节目,需要将电视节目中精彩的内容剪辑成小视频,上传到网络传播平台中,合理设置话题,引导用户对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增加节目热度和流量,吸引更多的观看者。为运营好电视节目的各个新媒体账号,还需要引进大量的技术人才和营销专家,从而实现涨粉和引流的目标,为后续电视节目的宣传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获取的信息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信息传播速度也日益加快。电视节目若想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就需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明确节目定位,更新节目形式,拓宽节目宣传途径,将电视节目作为产品进行营销,引导受众在互动中获取优质的体验感,推动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