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骏
作为第一部在故宫取景、以镜头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影片,《末代皇帝》在其内容价值方面可谓独具一格,充满东方文化韵味的视觉影像更是让无数观众沉浸其中。“用光书写”是摄影师斯托拉罗为影片注入的本质摄影理念,遵循这一理念,其运用光影、色彩、色调,并结合他本人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摄影经验,完成对电影的创作,使电影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物质的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从马克思哲学中可知时空理念的重要性,而在电影叙事中,时空观念同样不可或缺。作为电影视觉化语言元素,光线可以说是电影叙事最直观的元素。
世间万事万物时时刻刻处于运动发展变化中,作为电影叙事手段之一的光线亦是如此。随着电影的不断进展,光的来源、性质、角度、方向不断进行改变与重组,从而向观众呈现出电影的时空运动,使观众体验到时空的变化发展。影片《末代皇帝》中,摄影师斯托拉罗用光线塑造了两条与影片故事叙述平行化的线索,一是电影的正常时空线索结构——抚顺与北京,二是影片中溥仪的回忆线索结构,后者在影片中以“插入”的形式置于前者现实时空,形成影片的闪回,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影视巨作《霸王别姬》,两部巨作在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光始终扮演影片叙事的“主导者”,在影片现实时空结构中,光线基本以自然光为主,光比大,影片画面以冷色调为主,场景以日景为主,光线较为平稳;回忆时空结构中,光线多以戏剧化为主,光比小,影片画面以暖色调为主,光线跳跃较大。两组不同时空用光的反差正是影片叙事的精妙之所在,代表着影片主人公囚禁与自由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直到影片末尾,回忆时空线索终止而只剩下现实时空之时,影片画面中的光与影才不再对立,趋于融合,光线也以自然光为主,画面影调变得十分明快,表明主人公溥仪走出心灵桎梏。
电影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不同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通过多种文学修辞手法对客体进行概括,从而使读者对其产生抽象性的理解,而电影则是通过银幕上的影像与声音来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从而触及观众在脑海记忆中的思维形象,最终达到共鸣。影片《末代皇帝》中,斯托拉罗运用光线将溥仪的人物造型塑造得尤为丰富立体,影片中光线的变化象征着溥仪一生的跌宕曲折,从影片初始阶段溥仪三岁登基时完全处于阴影之下,到之后庄士敦到来逐渐获得光线(知识),再到后来的伪满政权时始终处于阴影与半阴影的矛盾之中,直到最后在接受改造时光线才充盈着银幕,溥仪这才得以接受光线的照射,有了明亮的轮廓线。影片中人物由阴影一步步走向光,再由光与影的矛盾对立走向融合,溥仪的一生在摄影光线的变化中得以艺术化地呈现。
光线在电影中除了具有塑造人物造型的功能,亦具有强大的空间造型塑造能力。比如影片《菊豆》对染坊这一局限性空间造型上,通过不同光线的运用,让这一空间呈现出的氛围完全不同,影片前部分在顶光、逆光与侧光不同光线的照射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后部分单一运用平光,则给人以压抑、乏味与衰败感。影片《末代皇帝》中,皇帝溥仪在北京的“小朝廷”里,总是处于高大的城墙、阳伞、宫殿的阴影之中,画面影调暗淡,侧光照射下人物多以半明半暗的阴阳脸为主,而此时光在影片中象征着自由,影片通过光线的空间造型能力,带给受众压抑与低沉的感觉,使受众的心理与影片中“小皇帝”心理产生共鸣。
影片中光线的运用能够加强戏剧性,街道上鸣闪着的警灯让人心生畏惧感,酒吧、歌舞厅等场所闪烁的灯光与动感的音乐让人不由得兴奋激动,影片中特定场景下光线的设计能强化戏剧性效果,同时使场景变得不同凡响。
古代皇帝的登基大典无疑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件,作为中国封建帝制下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是常人所无法设想的,而在影片中如何用光线表现“三岁登基”这场重大仪式成为《末代皇帝》摄影师斯托拉罗的艰巨任务。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描述登基的篇章中,溥仪更多的是表述自己作为一个三岁孩童言语之上的无知及无休止的哭闹。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在遵循史实的基础上,摄影师斯托拉罗运用摄影光线完美还原了这一场景。影片中小皇帝穿着不合体的龙袍在太和殿之上坐立不安,随后急不可待地甩着长袖跑向挡着太和殿大门的黄色布帏,此时在逆光照射下影片画面形成了经典的剪影效果。随风飘动且被强光照射的黄色布帏与小皇帝幼小的身体形成了鲜明对比,此时光线在影片中营造出的戏剧化效果尤为突出,随着小皇帝走出太和殿大门,一步步走下台阶,在广角自然光的照射下,小皇帝游走在下跪的群臣之间,既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小皇帝溥仪的年幼无知,又向观众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场面浩大的登基仪式。
光线作为电影摄影造型最重要的因素越来越为电影艺术创作者所重视。电影技术越来越先进,光线已融入电影的故事情节之中,与之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导演贝托鲁奇与摄影师斯托拉罗的合力下,影片《末代皇帝》成为世界影视界中极具东方色彩的经典巨作,而光线在影片中的运用已是出神入化,值得每一位电影创作者与爱好者去研究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