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志 刘 璐 邓婉琦(渤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两翼,二者并行是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路径。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讲话充分强调了协同育人对于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并对发挥二者协同效应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因此,深入分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涵、原则,并探索可行的对策,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
“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主要是引导大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外延相对广泛,它不是特指具体的一门或一类课程,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梳理和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因和价值范式,通过隐性渗透、元素融合等方式,发挥德育的学科思维,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使“课程思政”成为涵养大学生思想觉悟的具体化、生动化教学载体,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理想信念层面的价值引领。
“课程思政”不是要求大学所有课程都要以系统化或体系化的模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不是要求每门专业课都机械、死板地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是各科专业课在遵循自身学科特点的同时,探寻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开展非系统化、非体系化的浸润式教育。因此,推进二者协同育人应遵循如下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从思想观念上确立“四是与四不是”: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教育任务,而是为了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效果和新时代育人效果;不是要教条地照搬思政课的概念或内容,而是要立足专业课程实际,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结合专业特色启迪思想、培养素质、提升品质;不是每节课都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是要寻找恰当的时机、合理的视角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凸显育人针对性;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简单地归纳为专业术语的堆砌,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教学始末,培养科学思维,并扩展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其他内容当中。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整体架构和具体落实离不开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具有敢为人先、超越陈规、因势而为、顺势而新的思维特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富有创造性的育人模式,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顺畅地融入学科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教学魅力和学习体验。同时,要突出专业课程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教学目标勘定、内容设计、课堂互动、师生交往、教学评估等具体环节中,创新专业课程话语体系,改变当前专业课教学“重智育、轻德行”的现状,突破原本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困境,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切实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聚合效应。
“课程思政”的建设重点在于“思政”,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如果不能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落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仅毫无“灵魂”,也会迷失“方向”。因此,“课程思政”在坚持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应做到突出重点,既要加强理论传授、实践引导,又要实现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让课程思政走进学生心里,以学生善学、好学、乐学的教学方式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另外,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思政资源。教育者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合理分析课程思政的侧重点,在加强人文关怀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理论学习与价值观培养同频共振,以此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要坚持思政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科研导向,深入研究其中的重要理论,同时也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用心、用力、用情践行课程思政。将专业课显性教育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相结合,使课堂教学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要求,即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知情意行合一,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认同得到全面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并行是提升育人效果的有效举措,因此,高校应立足实际,探索二者发挥育人合力的有效路径。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各学科课程体系,广泛开展“课程思政”,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全程闭环。
第一,思政课程要落“实”,做到求实、务实、扎实。思政课程只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增强育人效果。要使思政课程落地见效,就要把做好思想调查作为关键环节,通过谈心交心等形式,摸透学生的思想情况,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只有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指定评价标准,才能把课程思政靶标立实,防止教育偏离根本、远离学生、脱离实际。
第二,思政课程贵在做“精”,实现精益求精、精确精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知识教育,思政教育更注重人的头脑建设,因此,教育做到去粗取精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教育对象“一锅煮”、教育内容“一刀切”、教育目标“一般高”,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对于有血有肉的个体而言,都有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合理诉求,因而,是否重视并关照这些合理诉求,直接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实际效果[3]。大学生的性格类型不同、教育需求不同、教育接受程度不同,因此,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要坚持共性教育与个性引导相统一,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一把尺子横竖量”的简单化、模式化教学。要紧贴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把社会热点、理论难点、学生疑点有机整合,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三,思政课程重在养“正”,做到清心正气、束心正形。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想提高思政课程的说服力,教师就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和科学性。教师授业必先精业、解惑先要不惑。高校教师应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要扎实知识功底,提升学识能力,端正教学态度,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支持者、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要注重实现言传与身教的有机统一,教师要做到讲自己所信、做自己所讲,不断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和道德境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教育魅力。
第四,思政课程要求“新”,做到求实创新、固本创新,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创新。思政课程的“新”在于创新教学体系,要坚持贴近时代发展、贴近学生个性特点、贴近学生全面发展,自觉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思政课程的“新”还在于创新教育载体,现代教育方法为思政课程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要用好互联网时代丰富的信息平台,构建课程建设、育人载体、资源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
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全方位、多角度增强“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让各科课程都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的优势互补,将立德树人落细落实。
第一,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取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其他课程,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4]实施课程思政要在立足学科专业特点的基础上,探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与专业内容有机结合,既保持专业特色,又能实现育人效果叠加。一是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要坚持把德育贯穿课程思政始终,引导学生弄懂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关系。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大学期间是学生社会化的过渡时期,要引导学生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辩证统一关系约束其自身言行,提升自身素质,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迷茫、意识模糊、价值取向偏差等现实问题。三是树立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除了理论教育之外,思政教育还应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强化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的建设中。
第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落实课程思政亦是如此。只有深刻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教育中贯彻“三因理念”,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共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心圆。首先,做到因事而化。最重要的是始终以问题为导向,要以国内外新闻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将学生关心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实现关注思想与解决问题的统一,回应青年学子的关切和诉求。其次,做到因时而进。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深怀爱国情、践行报国志,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综合考量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突出特征,客观、准确地洞悉其成长规律,以此作为创新教学方法的契机,用学生感兴趣、听得懂的素材讲好课程思政。最后,做到因势而新。因势而新就是要做到借势、谋势。利用新时代的新机遇推动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同步创新,增强课程思政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第三,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激励学生知行合一。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多元考核办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除考查课程成绩之外,还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动态考查学生的日常表现,科学地反映学习知识与价值观培养的结合情况,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在实践锻炼环节,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地增加实践锻炼的比重,使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果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检验。如定期组织专业实训、素质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此外,还应完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广泛开展高校与实践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育人基地,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育人的组合拳,提升育人效果。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的育人“战斗力”是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能的关键。高校教师要以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着力点,通过涵养师德、传承师道、培养师能,将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做实做细、做优做精。
第一,着力转变教学理念。教师是思政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指挥官”。教学理念千万条,立德树人第一条。教师要自觉汲取思政养分,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树立科学全面的教学理念。同时,努力开拓国际视野,树立大局意识,将先进的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以文化人、以情感人。
第二,着力提升教学能力。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一体两面,如何把思政的理念、元素、价值转化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需要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教师要精心开发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寻找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内在契合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健康思想的熏陶和濡染。当然,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养成主动发掘、自觉体会的教学习惯,并通过长期的历练,将其变成一种自我提升的素质和能力。实际上,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高校教师提升多方面的育人能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提升专业育人、课程育人、思政育人的能力,以便在“全员育人”过程中与时俱进增进能力。
第三,着力更新教学内容。要结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提炼专业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有目的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梳理和设计;要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发展形势、国内外形势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框架下将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要牢牢抓住第二课堂教学机会,把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机联动,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团学组织工作等实践育人载体,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第四,着力改进教学方法。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营造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注重收集教学成果反馈,在了解学生认知水平、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的前提下,依托线上线下教学、课内课外教学,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教师要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通过启发式、情境式、角色扮演式、开放式、讨论式等引导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的引领和价值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教师还要利用“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契机,打造一批优质的在线精品课程,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完成全方位育人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