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浩
如今,互联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导致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使县域电视台的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时县域电视台应该积极改进传统的工作方法,进一步调整工作模式,从而适应当前阶段新闻媒体产业发展潮流,最终创作出更多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高质量电视节目,突出县域电视媒体的重要作用。
县域电视媒体的最显著特征与优势便是地域性,扎根于群众中,具有强有力的群众基础。所以,县域电视媒体在创建融媒体平台的时候应充分彰显本地特征,强化本地信息服务,给本地受众带来更多阅读上的“福利”。
也就是说,县域电视媒体虽然处于基层,其节目内容没有央视及省市台丰富多彩,但是县域电视媒体可以重点编排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风俗等内容,作为竞争的筹码。将地方特色作为节目创作的出发点,打造更多的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本土电视新闻节目,有效提高县域电视台竞争力及吸引力。
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电视台之间相互抄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泛滥,许多电视台的节目“套路”都是一样的,没有丝毫的创新性可言,所以这也造成了人们的“视觉疲乏”。
因此,作为基层的县域电视媒体应该合理借鉴其他媒体节目的制作经验,走出“跟风跑”的误区,唱好自己的“地方戏”,根据地区特色结合自身的优势,打造特色的电视节目,做当地百姓喜爱的县域媒体。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虽然县域电视媒体作为最基层的电视媒体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县域电视媒体也有自己稳定的本地受众,所以县域电视媒体应该充分挖掘当地新闻信息,打造一个地域性、服务性更强的节目。
县域电视媒体有着非常强的地域优势及资源。首先,县域电视媒体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比较近,通过与群众的密切接触能够准确了解群众的心声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报道有意义的新闻。可以说,县域电视媒体的新闻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其次,县域电视媒体更多的是站在普通人视角上报道新闻。县域电视媒体应该抓住优势,积极做好本地新闻的深度报道,同时打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栏目。例如,开办法制节目,对当地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进一步向人民群众宣传法律;或者开办农业科普节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农业专业知识,了解农业行情的变化。此外县域电视媒体还可以开办旅游节目,激发县域群众的收看热情,为人们旅游出行提供信息服务。这些节目内容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能够使群众产生共鸣。
也许,县域电视媒体与当地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要大得多,因此,县域电视媒体应该实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按劳取酬,建立及完善激励竞争机制,通过制度的调整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推动县域电视媒体的发展,用制度进一步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多劳多得,效率优先”的工作理念推动工作人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突破自己。与此同时,县域电视媒体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奖惩体制,激励员工良性竞争,让员工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在融媒体环境下,县域电视媒体如果想要得到人们的认同与支持,就要注重“参与感”的实现,借助多媒体途径和用户建立起相应关联。在新媒体视域下,县域电视台和用户的互动方式逐渐增多。大部分县域电视媒体已在这个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在节目中下红包雨、举办有奖竞猜活动。除了以上方式以外,县域电视媒体还可以在网络平台开直播,和受众直接进行互动和交流。
融媒体的发展需要以强大的技术为支撑,所以,专业化的人才、设施是县域电视媒体融媒改革的关键。具体而言,县域电视媒体应强化技术支持,引进当代网络技术与影音视频技术等,尽快建立完善融媒体平台的组织架构;需重视融媒体人才的培育,确保新闻工作者对融媒体有深入了解,可以熟练操作各种平台;应建立互联网思维,持续推动融媒改革,强化融媒体平台本身的“智慧”属性,让其传播新闻的同时,承担起政务服务、娱乐等多种功能。
在融媒体发展视域下,县域电视媒体这种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随着信息传播形式的逐渐多样化,县域电视媒体应进行持续创新,努力攻克技术难题。此外,还需要开展数字化建设,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高度信息化的信息服务。采编人员应从提升自身工作水平着手,努力提高节目质量,尽可能留住原有的受众群体,拓展受众覆盖面。县域电视媒体要突破发展瓶颈,还应和别的平台有效融合,做到强强联合。
县域电视媒体应该积极变革,牢牢抓住改革发展大好机遇,完善制度,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创新手段不断提升县域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在压力中前行,找到融媒体时代下县域电视媒体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