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业题材的国画创作与发展

2021-11-28 14:28:35连晓红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题材中国画工业

连晓红

(鞍山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工业题材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题材选择,是艺术家主观思想与情怀的个体显现,它具有时代性,也是随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艺术创作是时代的指示灯,工业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受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生动、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时代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正是我国由发展重工业建设走向发展新型工业化建设特色道路的重要途径.面对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更应立足于本土文化,在国家建设的历史足迹中追本溯源,以当代的工业题材视角表现工业化发展、城市化建设以及科技化进程.同时审视中国画如何在新时代中与时俱进、历久弥新,探索中国画创作的精神内核,不断开拓和创造工业题材的表现领域,用鲜活的笔墨来诠释工业时代赋予题材性创作的深刻内涵,彰显中国画作品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品质.

1 中国工业题材绘画发展溯源

中国的工业时代到来得比较晚,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推进,中国从19世纪60~90年代由洋务派开启了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这就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洋务运动”.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民族自强和国富民安,开始创办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能源钢铁工业、纺织工业等,中国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产生.20世纪初,工业革命给国民带来了西方理念和全新意识,许多爱国青年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以“取外国之长,乃可补中国之短”[1]的赤子之心,先后留学海外,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理念,投身于艺术活动中.其中,将中国绘画和西方艺术交汇融合的是以中西合璧为代表的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等老一代艺术家,他们勇于开拓,将素描、透视、色彩等西方构成原理引入中国画,促使一些艺术理念发生极大转变,创作手法革旧存新,中国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新潮.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夺取政权和民族解放的历史变革,也是结束战争和投入建设的胜利转折,这一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重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毛主席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会议上提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2]由此,我国新时期的工业革命在全国上下如火如荼般展开,辽宁成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先锋队,肩负起了共和国长子的光荣使命,工业建设迅猛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随之而来的美术题材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量为祖国建设而服务的中国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2 工业题材的中国画创作从“写生”开始

工业题材进入中国画创作的历史并不太长,当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工业生产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发生重要作用时,工业题材便引起了艺术家们的重视.以民族工业的萌芽作为时事素材的这一类美术创作最早可见于晚清至民国初期,而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题材绘画创作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新中国工业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艺术家开始自觉适应时代的节奏进行自我调整,许多画家以高度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责任心率先垂范,一方面结合现实情况进行题材与风格的自主转变,紧随时代脉搏;另一方面对以往驾轻就熟的传统中国画进行构思与改造.因此,在绘画创作上对于题材和主题的选取就有了明显的不同,如李可染先生所说的“为祖国河山立传”[3]在当时社会中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时代引领艺术,艺术需要创新.李可染说:“深入生活是改造中国画的基本条件,只有从深入生活里才能产生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的内容.”[4]画家钱松喦也提倡:“要反映我国新的人民伟大的精神面貌,必须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和工农兵相结合,从劳动中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5]可以说,如果没有实地场景的写生与观察,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构成形式很难与现实的生产生活相结合,产生新的艺术样式.

画家需要时代的滋养,更需要题材的选择,新鲜的笔墨才会跃然于纸上.面对中国画的现境许多画家都有所感悟,艺术创作既要内容新,又要形式新,那么,改变中国画的面貌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国画首先改变的是它的绘画方式,写生从以往复古的传统临摹转变为对景物的真实描绘,艺术家们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工厂和矿山进行实地创作.面对写生,画家不再墨守成规地进行描绘,而是将眼前真实的场景与传统笔墨结合起来,从现实生活中直接汲取新鲜的艺术养分,迸发艺术的灵感.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绘画方式的转变和笔墨形质的创新,写生恰好能够表现时代的发展和现实的改变并随手记录下来.而这种工业题材的写生,促进了中国画的多视角和多领域的认识性突破.建国初期是人民向往新生活的年代,也是热血沸腾的年代,许多画家深入实地对景写生,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了各行业工人阶级积极投入生产建设的场景,其中关山月的《武钢工地》、王盛烈的《争分夺秒》、张永新的《夺钢前哨》等代表作,运用灵动的笔墨塑造了一大批先进工人的个体形象与群体形象,将钢铁工人全神贯注投入生产的场面如实生动地描绘出来.

3 钢铁题材成为中国画创作的艺术主流

谈到以钢铁为主题的中国画创作,就不得不说起鞍钢.1949年12月26日,伴随着全中国即将解放的胜利喜悦,鞍钢克服重重困难,在一片废墟之上正式开工恢复生产,建立起新中国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钢为新中国工业建设顶起了坚实的脊梁,成为当时钢铁生产的主力军.随着党中央对重工业建设、国防建设的高度重视,一批真实反映鞍钢高炉生产和冶炼锻造的时代作品纷纷涌现,王绪阳的《出钢锭》用流动的笔墨勾勒出工人们炼出钢花的喜悦;赵华胜的《闪光岁月》《求知——钢厂图书馆》记录了奋战在鞍钢生产前线的普通职工的忙碌身影;辛鉴名的《钢花飞舞》《旭日东升》见证了鞍钢在火红年代下的生产实况;孙文勃的《铁山灯火》《大孤山矿》记录了鞍钢大孤山采矿场上灯火通明的恢宏场面……鞍钢如同造就钢铁人才的大熔炉,不仅出钢产铁,还为祖国各地输送大批技术人才,援建了包钢、武钢、攀钢等十多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如白雪石的《石钢在扩建》描绘炼钢工人们积极建设、安全生产的画面;陆抑非的《时间就是钢铁就是力量》《大炼钢铁》展现出高炉作业的热闹场面;陈向、唐云的《为钢而战》描绘工人阶级大炼钢铁的沸腾景象.钢花飞舞的生产一线,各种仪器、设备、高炉与工人们汗如雨下的劳动节奏形成了张弛有致的律动节拍,这些火一样的热情、钢一样的英雄,共同奏响了新中国的时代强音.

中国画由目识心记到对景写生,由古代楼阁到高炉铁水,这些创作方式和现实素材的根本转变与全面改造,成就了新中国绘画创作的新风貌,逐渐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使中国画创作既超越古典审美,又具有现代程式,形成弘扬和宣传祖国建设的一股新鲜力量.传统中国画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在绘画题材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题材的更新带来了一系列思想观念、表现技法、构成图式上的大胆尝试.建国初期,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开创了“东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培养了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一代蜚声中外的杰出艺术家.林风眠的许多作品并不只限于着重对造型的准确刻画,而是启用一种几何排列的形式美感来组构画面,营造出一种恬静柔美的艺术境界.《轧钢》是林风眠作品中比较特别的一件,运用粗黑平直的笔触纵横贯穿,浓郁的色彩介于油水之间,突出表现钢铁的坚实质感,与当时主流作品呈现的“红”“光”“亮”创作风格明显不同,是以蓝色深沉的重基调为衬托,着意渲染一种专注平和的生产氛围,作品的刚与柔相得益彰.如果说中国画笔墨因为有了写意的生发,才显出一种古朴与遒劲之感,那么力求将笔墨多元化形式运用在现代中国画的平面构成里,未尝不是一个新鲜的探索,卢沉的《机车大夫》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画中人物置身于升腾的蒸汽之中,几何线造型的机车和铁轨,形成了方与圆、直与曲的抽象水墨构架关系,色彩以黑白互称的基调来突出红色的车轮,这种色彩的对比与呼应恰好表达了现代工业的时代感.

工业时代的发展催生了工业题材的艺术,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又给工业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与科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三个阶段.前工业时代以采掘工业为轴心,其“意图”是人与自然界的竞争;工业时代是以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生产和技术为轴心的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后工业时代则是以知识、数字化及信息化为基础的“智能技术”为轴心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今,中国正处于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的转变,工业发展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工业题材的中国画创作也由此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文化关注.

4 结语

工业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开启了中国美术发展的新纪元,创造了它特有的艺术风貌.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时代的嬗变,从以政治性、时事性的弘扬国家建设精神到重视文化性和创新性的科技发展,工业题材的中国画作品以直接反映工业建设或间接关照时代生活为核心,引领高科技领域的航空航天、代表时代楷模的大国工匠都成为这一绘画题材的创作主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画更需在继承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展现工业时代风骨,引领当代艺术风范,激励人民不断进取,凝聚万众同心共筑中国梦.

猜你喜欢
题材中国画工业
中国画
华夏文化(2021年3期)2021-11-04 04:46:34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1:08
《远方》中国画
吐鲁番(2019年3期)2020-01-01 07:42:04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海燕(2017年2期)2017-03-18 05:34:09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电视指南(2016年11期)2016-12-20 22:10:38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电视指南(2015年5期)2015-05-30 10:48:04
广电总局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信息
电视指南(2015年10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