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旵林,余 梅
(亳州学院 体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任何文化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改变,使其面临一定的生存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对人们的健康观、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分析疫情给晰扬掌传承发展带来的机遇,论述后疫情时代晰扬掌传承发展的策略,对保护、传承晰扬掌等优秀传统武术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晰扬掌”起源于安徽亳州清真古寺,有700多年历史,是依据《古兰经》文字的运笔走势、穆斯林的礼拜动作结合中国象棋的棋局,演化出的一套集伊斯兰文化和中国象棋文化于一炉的武学功法,2013年被批准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1].
亳州,地处中原,涡河之滨,自古以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造就了尚武之风.据《亳州志》记载,元末,红巾军进入亳州,伊斯兰教与白莲教发生冲突,在朱元璋等人的调解下,城里清真寺的沙阿訇和白莲教首领罗文素用棋局化了解冲突.“经过这一事件,沙阿訇深感伊斯兰教要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发展,就必须学习、研究汉文化,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最终研究出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结合的晰扬掌拳术,对阵棋局也被演化成拳法”[2].
明朝初期,由于明太祖朱元璋重文轻武,致尚武精神低迷,晰扬掌等民间武术都是秘密进行习练、传播.清康熙皇帝重视武举制度,社会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尚武之风,康熙年间晰扬掌传承人中,有武进士1人,武举人5人.1929年晰扬掌传承人颜景贤获十三省擂台赛冠军,获“唯我独扬”大匾,次年任西北军国术教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重视武术,1986年,晰扬掌被国家体委列为129个拳种之一,1992年亳州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2013年晰扬掌被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据《亳州志》记载,晰扬掌起源于元末,是在伊斯兰教与白莲教冲突事件的契机下,由“清真古兰健身术”演变而来,其重要功能就是自卫护寺,由于社会的发展,法治的健全,人们不再需要武术进行自卫;空间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回族围寺而居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很多年轻人搬出了传统的回族社区,与汉族等其他民族同胞一起住进了高楼大厦的现代小区,集体习武的氛围相对减弱.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强势入侵,起源于西方的现代体育项目开始风靡全国,极大地挤压了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武术进入现代被先后2次降格:第1次是20世纪30年代,国内土洋体育之争,将武术与体育放在同一层次进行探讨;第2次则是在锦标主义的旗号下,对武术进行改革,使得武术成为众多体育项目中的一项,成为体育的一个下属概念[3].传统武术不仅仅是几套武术套路,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中华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崇礼尚德、自然和谐”等思想.然而把武术列为体育下位的项目之一,就忽视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方以奥运会项目为代表的各种球类、田径、操类等体育项目在中国发展迅速,极大挤压了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生存空间.
晰扬掌是由“清真古兰健身术”演变而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只在清真寺内秘密习练,在教内或族内传播,且传男不传女,存在“门禁制度”,从而错过了比较好的发展机遇.
此外,晰扬掌本身难度较大,也影响了晰扬掌的传承传播.新中国成立以前,回族多以父子传承、师徒传授方式进行职业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农耕、清真饮食、皮毛加工、武术等,以培养子女谋生手段为目的,武术教育也是为了谋生、自卫等.由于晰扬掌动作较难,历代晰扬掌传承人都是从小开始勤学苦练,才能有所建树.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青少年学生学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坚持不懈地习练晰扬掌,导致晰扬掌后继乏人.
亳州是华佗故里,是五禽戏的发源地.近几年五禽戏发展迅速,成为亳州的名片,提高了亳州的知名度.有人是通过五禽戏而了解亳州,进而知道晰扬掌.亳州习武人数原本有限,由于五禽戏知名度较高、发展快速,很多习武之人由其他项目改练五禽戏,以致五禽戏在亳州一枝独秀,相对挤压了其他武术门类的生存空间,其中包括晰扬掌.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在关于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中提出,宣传非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网络平台开展为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也都明确提出传统武术要进校园、进教材.传统武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晰扬掌等传统武术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人们对健康更加重视,使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愿望更加强烈.尤其在钟南山院士身体力行的影响下,更是激发了人们对日常锻炼的需求,唤醒了民众的健身意识.与球类等集体项目相比,传统武术具有对空间要求不高、习练者之间能保持适当安全距离等优势.晰扬掌为强健身体、护寺自卫而生,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晰扬掌起源于清真寺内,由于场地受限,其步伐可以随时变换方向,在室内等较小的空间也可以练习.疫情后,随着民众健身意识的觉醒,以及晰扬掌健身效果好、对习练空间要求低等特点,定会有更多的人习练晰扬掌,给晰扬掌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机遇.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疫情期间,中医务实而为,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用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传统武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习练武术的“行气导引”之法从呼吸吐纳的生理之气出发,通过“以气换劲”作为功夫进阶的法门.又通过生理之“气”为起点,辐射出心理之“气”、伦理之“气”、艺术之“气”.换言之,武术之“气”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实用,还是精神力量、行为规范与艺术审美的体现[5].钟南山团队更是以科学实验的形式证明“太极拳有助慢阻肺康复”[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武术的科学价值再次被证实,晰扬掌等传统武术必将被更多的人接受.
从2003年的SARS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6].中华传统文化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晰扬掌等传统武术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晰扬掌仿效龙、凤、虎、狮等16种动物,以动物名称命名的动作有几十种,如野马进山、饿鹰扑食等;晰扬掌兵器的形制及名称也有很多是仿效自然界的生物,如仿禾苗形象的苗刀、仿新月形象的双飞月等,充分体现尊重自然、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传统武术在冷兵器时代保家卫国、除暴安良,和平时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疫情期间,不少习武者和组织都为战胜疫情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这充分体现了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后疫情时代,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更值得人们去挖掘、去发扬,使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传统中医在抗疫过程中表现突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参与救治确诊病例的比例达到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7]2020年2月17日,湖北省武汉市大花山方舱内,医疗队员与患者一同练习太极拳的视频走红,武术太极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波热潮.练习武术太极拳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缓解焦虑情绪.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8].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医药、传统武术都有上佳的表现,大大提升了文化自信.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必然推动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
2020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积极倡导居家科学健身,强调要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居家健身的重要性[9].据QuestMobile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2月,线上体育锻炼App排名第一的用户人数达到2 445万人[9].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 +体育 ”模式兴起,一夜之间各种直播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突然冒出.居家隔离期间,很多直播健身的视频网站也是应运而生,人们也渐渐适应了网络生活,即使疫情结束,在网络上进行工作、学习、健身等也将成为常态.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多是师徒、父子等的面对面传播,“互联网 +体育 ”模式兴起使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网络传播迎来了机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方案中,中药的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使得传统的中医中药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中医的核心是中药,作为药都的亳州,拥有全球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必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医药、传统武术都是在同一文化下成长起来的文化形式,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渗透且相互支撑.晰扬掌作为亳州的名片之一,必将借助亳州药都发展的良机,迎来传承发展机遇.
疫情给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机遇,地方政府、传承人及相关人员还需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进行挖掘、整理、研究,使之得以更好传承.
晰扬掌现存的套路及兵器是晰扬掌文化的载体,是保护、传承晰扬掌的基础.晰扬掌传承人颜勇,经过几年的努力,整理出版了《晰扬掌》一书,收录了晰扬掌7套拳术套路.但是晰扬掌兵器套路有许多将近失传,兵器也所剩不多,若能把兵器套路整理出来,把兵器补充完整,对保护这项传统武术意义深远.
武术文化的核心是传承人,历代的传承人组成了传承谱系.传承谱系的完整能反映文化的延续性,能说明现存武术的渊源.由于晰扬掌多是秘密传承,其脉络不够清晰,所以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挖掘整理传承谱系,尽量使其传承脉络清晰.
从古至今,健身养生都是人们的需求,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一需求更加强烈.晰扬掌由清真古兰健身术发展而来,从理论上讲,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但需要用现代科学加以证明,即采用各种生理、生化实验等形式,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证明其独特的健身养生功能及独特的健身效果,使其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传统武术技击是核心,晰扬掌为护寺自卫而生,技击特征明显,所谓“学会晰扬掌,打人不用想”.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晰扬掌没有了技击的舞台,传承中要保持技击性成为当务之急.要尽快完成晰扬掌的现代转型,剔除一招致命的挖眼插裆等伤害性动作,在规则限制下开展对抗,有序组织各种技击比赛,使其技击性得以传承,进而培养尚武精神、阳刚之气.
按照文化的三层次说,深层次的文化是其传承发展的核心.晰扬掌除了蕴含传统武术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外,由于晰扬掌基于信仰和责任的传承方式,所以更加重视道德教育的传承,更加重视“武德”.在晰扬掌传承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深层次的“天人合一”“爱国爱族”“重武德”等思想的传播.
传承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要建立传统武术传承人保障机制,重视对晰扬掌传承人的保护,使其有时间、有精力传承发展晰扬掌[10].目前,大部分晰扬掌传承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对晰扬掌的理解较为片面,应该培养高学历的中青年人,比如高校的武术教师等,可以借鉴传统的师徒模式使晰扬掌发扬光大.传承人不仅仅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种习俗、一种生活方式.
晰扬掌的传承方式,主要是线下面对面的师徒传承.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网络传播的兴起,各种网上在线居家健身的视频纷纷呈现.晰扬掌也要推动“互联网+武术”的传播方式,要更加重视网络传播,完善网络传播的内容,采用线上加线下的形式传播晰扬掌文化.学校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由于多种原因,晰扬掌暂时还没有被引进学校,当务之急是把晰扬掌引进地方高校.
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保护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亳州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利用亳州“历史文化名城”“武术之乡”“中华药都”等特色,大力发展养生文化旅游.2020年印发的《健康亳州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行动,提出推广“华佗五禽戏”“庄子养生功”,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政府部门在积极推广五禽戏的同时,也要对晰扬掌等其他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地方高校要依托政府主导,与当地企业、机关、校园、社区等建立联系,传播与发扬晰扬掌[10].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晰扬掌等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带来了机遇.后疫情时代,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深挖晰扬掌的当代价值,积极保护和培养晰扬掌传承人,丰富传承传播方式,使亳州晰扬掌得以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