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珍,法 法
(1.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2.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河南 郑州 450004)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1](8)小学英语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能力、 思维能力和心智行为社会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心理特征和认知特征, 对话式教学是符合小学生的各项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之一。礼貌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礼貌原则在人类语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遵循这个原则可以使表达更加得体; 相反, 如果违反礼貌原则,将会影响交际效果,使听者感觉不适甚至难堪。对话是人们人际互动的重要方面,自然要讲究礼貌,遵循基本的礼貌规范, 这一点从小学阶段就应予重视。 在小学英语对话式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礼貌意识”[2](165),语言学习和礼貌表达是相辅相成的。1983 年,杰弗里·利奇(Geoffrey N Leech)出版了《语用学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首次提出礼貌原则,对礼貌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目前已出现不少对话式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 但基于礼貌原则对小学英语对话式教学的研究还不多见, 笔者以为, 从礼貌原则视角开展英语对话式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杰弗里·利奇指出:“礼貌原则是最小化不礼貌信念的表达,同时是最大化礼貌信念的表达。”[3](81)礼貌原则阐明了礼貌如何影响语言的产生以及如何基于礼貌原则去理解语言, 强调遵从礼貌原则可以帮助会话双方建立和谐的对话关系。 礼貌原则理论侧重语言的阐释过程, 强调说话者应尽可能照顾听者的感受和利益。礼貌原则包含一系列次则,这些次则可以解释礼貌在对话交流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则:其一,得体准则(Tact Maxim),即说话者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人的成本并最大化他人的利益; 其二, 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即说话者应将自己的利益最小化;其三,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即说话者应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和贬损; 其四, 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即说话者应尽量避免表扬自己;其五,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即说话者应尽量减少对自我与他人之间分歧的表达;其六,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即说话者应尽量减少自我与听者之间的反感。 这六个次则引导着人们进行礼貌表达,使得交流显得礼貌得体。
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调查发现, 郑州市某小学的英语课堂对话式教学,存在有悖礼貌原则的现象。例如,教师较少积极热情地称赞学生;教师对学生在对话中出现的错误有时缺乏耐心; 教师往往忽略用得体的语言给学生积极的评价; 学生对课堂对话的参与度不高,缺少参与英语对话的热情和兴趣等。
小学英语人教版教材以大量的对话文本为主体编写而成,每单元都有一个核心句型。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教学时, 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紧扣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礼貌性。 如,在两轮对话衔接转换时,对话常常不那么流畅自然,显得刻板牵强,很大程度上是为句型对话而刻意引导,缺乏生活场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学生做出的“正确回答”,通常也被限制在特定的句型要求之下。实际上,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回答就有一定的预期和预设,课堂上期待学生的回答和预设一致,学生的思维客观上被禁锢在特定的范围内, 只有使用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 才能算是做出了正确回答,才能使对话持续下去,最终整个对话显得生硬刻板,失去了对话的情景意义,背离了对话式教学的本质。 在我们进行的30 节课堂观察记录中,出现过21 次不得体的刻意对话。 这一现象说明,当前小学英语课堂对话式教学,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思考、善行动,找到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 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他长的什么模样?A 部分(Unit1 What′s he like? Part A)的教学片段:
Teacher: 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 (教师:你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
Student: Yes. (学生:是的。 )
Teacher: What's your father like? (教师:你爸爸长什么样呢? )
Student:Heistallandstrong.(学生:他又高又壮。 )
Teacher: What's your mother like?(教师:你妈妈呢? )
Student:She is tall and thin.(学生:她又高又瘦。 )
Teacher: What's John like? (教师:那约翰长啥样呢)
Student: He is ... (学生:他……)
该教学片段体现了师生对话实际上是在操练句型,教师没有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语境,也没有使用辅助教具,直接和学生进行以问答为主的对话,显得有些唐突。在问过学生父母的外貌特征之后,教师突然切换到课本人物约翰(John), 学生一时无法作答,师生对话中断,对话气氛尴尬。教师未对该生进行鼓励,也没有明确指令该生坐下,而是又开始和另外一名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位学生的感受和自尊,会使其感到紧张惭愧,甚至有可能影响其日后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4](33)在我们观察的该校英语对话式课堂教学中,对话主要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较少,其中有16 次生生对话是作为课堂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小组内承担不同角色,根据课文对话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句式表达。在少数授课环节的生生对话中,教师为了引导或纠正学生的错误表达, 往往会直接介入生生对话。 学生由于紧张或者未完全接受新知等原因,多数情况下不能独立有效地展开对话,一旦出现错误,对话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时,教师较普遍的做法是立刻介入,从而将生生对话变成了师生对话。而纠正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对话之后, 教师却并未让原先参与对话的学生继续练习, 忽视了那部分出错的学生,使他们感到紧张惭愧,降低了他们参与英语对话的自信心和兴趣。 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你想要点儿什么?B 部分(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B)的教学片段:
Student 1: I'm hungry. (学生甲:我饿了。 )
Student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学生乙:你想吃点什么? )
Student 1: I'd like a ice cream, please. (学生甲:我想吃一个冰淇淋。 )
Teacher: No, no, no, I'd like an ice cream,please.(教师:不对,不对。 我想吃个冰淇淋。 )
Student 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学生甲:你想喝点什么? )
Student 2: I'd like a tea, please. (学生乙:请给我来一个茶。 )
Teacher: No. (教师:不对。 )
Teacher: I'd like a cup of tea, please. Or I'd like some tea, please. (教师:我想喝杯茶。 或请给我来点儿茶。 )
Student 2: I'd like a cup of tea, please. (学生乙:请给我来杯茶。 )
Teacher:Yes,you are right.(教师:好,你说对了。 )
该教学片段来自我们所记录的课堂观察中数量不多的生生对话环节。 教师做这一教学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进行对话,操练关键句型和词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听到学生的语法错误“a ice cream”和“a tea”后,立刻进行纠正,无意中介入了学生之间的对话,使对话突然中断,学生失去了练习对话的机会,从而使生生对话违背了设计初衷。 而且,教师纠正过后,也没有给出错的学生提供再次练习机会,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结合本研究的课堂观察和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 目前该校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跨文化语用能力不够理想, 突出表现为教师忽略语言的应用功能,更多关注学生的语法错误,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就进行干预和纠正。可遗憾的是,教师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也不够扎实,有时教师也会出现语言失误,导致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教师意图。 教师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词汇失误和语法失误。 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你会干什么? B 部分(Unit3 What can you do? Part B)的教学片段:
Teacher: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 girls doing? (教师:请看这张图,女孩儿们在干什么呢? )
Students: Dance. (学生们:跳舞。 )
Teacher: Dance? No! The girls are dancing. (教师:跳舞? 不对! 女孩儿们正在跳舞。 )
Students: The girls are dancing. (学生们:女孩儿们正在跳舞。 )
Teacher: No, you can’t say this. What are the girls doing? (不对,你们不能这样说。 女孩儿们在干什么呢? )
Few students: Dancing. (少数学生:正在跳舞。)
Teacher: You should say they are dancing. They are dancing. (教师:你们应该说她们正在跳舞。 她们正在跳舞。 )
Students: They are dancing. (学生们:她们正在跳舞。 )
Teacher: What are the girls doing? (教师:女孩儿们在干什么?
Students: The girls/they are dancing. (学生们:女孩儿们/她们正在跳舞。 )
Teacher: They are dancing. (教师:她们正在跳舞。 )
Students: They are dancing. (学生们:她们正在跳舞。 )
Teacher: Yes, the girls are dancing. So we can say the girls…? (教师:是的,女孩儿们正在跳舞。 所以我们可以说女孩儿们… ?) 教师用疑问的语调停止对话,想引导学生说出can dance
Some of the students: … are dancing. (部分学生:正在跳舞。 )
Teacher: No, no, no! They are dancing so we know the girl can dance, right? So what can the girl do? (教师:不,不,不! 她们正在跳舞,所以我们说女孩儿会跳舞,是不是呀? 因此,女孩儿会干什么呢?
Some of the students: Dance. (部分学生:跳舞。)
Teacher: You should say they can dance. (教师:你们应该说她们会跳舞。 )
Student: They can dance. (学生们: 她们会跳舞。 )
在该教学环节中,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看图并用“What are the girls doing?”(女孩儿们正在干什么? )发起对话, 设计初衷是通过几组对话引导学生说出“They can dance”(她们会跳舞),从而引入本节课的重点句型。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忽略了正确使用指令语言,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立刻予以否定,显然缺乏礼貌意识。 当学生未能按照教学设计的预期进行对话时,教师根据情况改变了对话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出现了语用失误。在第二轮对话中,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学生能说出“They can dance”(她们会跳舞)。但由于教师指令不明确,仅用疑问语调,试图引导学生说出新句型,学生未能按预期作答。由于学生受第一轮对话的影响, 说出了第一轮对话中的预设预期。此时,教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并及时进行补救,而是直接否定了学生的回答,使得学生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同时教师又出现了名词单复数使用失误,前后对话使用单复数不一致,在后续对话中导致学生出现同样语用失误, 使学生无所适从。 因此, 英语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确保课堂教学语言准确无误,使对话式教学正常进行。
综合本研究的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内容, 我们发现英语课堂上的师生对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开放、平等的师生对话。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常常是根据教师预先设定的目标展开的, 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被要求按照一定的句型结构同教师进行对话练习。 一旦偏离设定目标或句型模板,教师便立即纠错,引导学生完全按照教材文本内容进行对话练习,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受,把自己的观点展示和强加给学生, 不给学生质疑和提问的机会,未把学生当作独立的学习主体。这种做法不符合礼貌原则,也背离了对话式教学原理。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这儿有一张大床,A 部分(Unit5 There is a bed, Part A)的教学片段:
Teacher: What's in your room?(教师: 你房间里有什么? )
Student 1: A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学生甲: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台电脑。 )
Teacher: I see. But you should say there is a…… OK? (教师:我知道了。但是你应该说那里有一张… 好吗? )
Student 1: There is a bed, a desk, a chair and a computer. (学生甲:那里有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台电脑。 )
Teacher: What about you? What's in your room?Is there a bed? (教师:你呢? 你的房间里什么? 有一张床吗? )
Student 2: Yes. There is a bed. (学生乙:是的,有一张床。 )
Teacher: Is there a photo? (教师:房间里有照片吗? )
Student 2: Yes. There is a photo. (学生乙:是的,有一张照片。 )
Teacher: Your room is really nice. Sit down,please. (教师:你的房间真好。 请坐。 )
在该教学环节中, 第一位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按照固定句型回答,但是他已经听懂教师的问题,而且思维活跃,想到了好几种物品,并能流利说出。 但在和该生的对话中,教师没有鼓励、赞赏的语言,取而代之的是立刻纠错,要求学生用固定句型表达。在教师和第一位学生对话的基础上, 第二位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示范的固定句型做答,使师生对话顺利进行,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这一教学现象表明,教师在对话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课堂对话中的主导者,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定的目标, 使用固定的句式将对话进行下去。这样的对话只能是机械的操练,而非真实平等的对话。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与职业发展。 从杰弗里·利奇的礼貌原则来看,小学英语对话式教学应采取以下策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应该有意识地突破教材文本限制,在教材给定的对话模式基础上,适当增加与教材内容相关联、 对学生来说又比较新奇的教学内容。 教师备课时不仅要把握好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同时要有创新意识,努力发掘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上,教师应及时肯定那些发散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多使用赞誉性语言, 礼貌热情地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到对话中来,鼓励学生进行具有创新性的对话。
有论者指出:“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只有礼貌表达自己想传达的意思,才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5](90)教师应提供更多时间和机会, 鼓励学生进行扩展对话。即使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不要急于纠正,以免打断学生对话,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对话练习,可待学生对话结束后,先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再予以点评,用礼貌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说出恰当的句子,避免直接否定学生的对话,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他们有很强的语言模仿能力。 这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素养, 英语教师准确生动流利的英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兴趣, 乐意跟着老师一起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到课堂对话活动中。 反之,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准确表达课堂指令,发音不标准,甚至听起来很奇怪, 学生也许就在日积月累中模仿了错误的发音,慢慢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在原有英语语法基础上,不断加强自身语言素养,培养自己在课堂对话中的礼貌意识和习惯, 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为学生树立流利舒适标准的英语口语典范。
尊重学生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和发展意向,体会到学生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且充分尊重信赖每一位学生。”[6](2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由对话,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同类词汇而不应刻意固守课文给出的固定模式和范围。对于那些思维活跃、积累的词汇量也较大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完全可以允许他们说出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词句。 如果学生无法一次性独立完成准确表达, 教师可提供帮助, 适当提示,而不是一旦出错或偏离课文,就立刻予以否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提升对话式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