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养

2021-11-28 14:03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科学政治

陈 勇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其主体是高校辅导员。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养研究,主要偏重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网络素养、媒介素养等社会学视角的实体类型,如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将辅导员的职业要求划分为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两大部分,又将职业能力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等九大职业功能,这是从工作的实体内容角度进行的划分。除了上述实体素养之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素养——思维素养。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所有素养中,思维素养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将其他素养有效整合、综合运用于工作中的形式要件和粘合要素,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其他素养从隐性变成显性,从潜在变成显在,从而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甚至高效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思维素养有科学与否的差异,科学的思维素养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思维素养问题应该纳入研究者和管理者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关注的视野。

一、科学思维的内涵阐释

从字面意思上看,“科学”一词至少包含两层语义,一是作为名词,“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二是作为形容词,指“合乎科学的”属性[1]。因此,关于科学思维,我们也可以有两个层面的不同理解。第一,把“科学”理解成名词,并且理解成狭义上的自然科学,科学思维即为“科学方法”“科学中的思维方式”(the way of thinking in science),尤其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基础上的“统御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思维方式,即理解和认识自然事物的法则”[2],“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思想武器,进行科学探索、科学实践、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3]这是一种科学本体层面的理解。第二,把“科学”理解成形容词,是“好的”“正确的”“合理的”,因此“科学思维”就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而高效的思维方式(the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这是一种价值层面的理解。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思维的参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方式指导行为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使我们的工作和行为更加合理高效。本文持第二种理解,即科学思维是正确而高效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具有客观性、预见性和变革性的特征。首先,科学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作为对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它的形成基础是客观世界。恩格斯说:“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4]科学思维来源于客观现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因此,科学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问题。其次,科学思维是一种前瞻思维,能够在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有效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最后,科学思维是不断变革发展的,思维的对象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的绝对运动和无限发展,决定了科学思维必须不断革新发展,从而使人类实现主观认识与客观现实的统一。

二、科学思维素养的生成逻辑

科学思维是每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整合各个实体素养的“黏合剂”,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不例外。为何本文专门讨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思维呢?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业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维现状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工作非常繁重复杂,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繁复的问题进行合理分类,有效综合,科学处理。目前大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准入没有设置专门的专业背景的限制(心理咨询教师除外),这使得不同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于缺少职前训练,他们更多是依据工作经验和情感来从事学生工作,使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经验型、情绪性的特点。因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思维素养的生成逻辑就显得特别重要。

首先,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这个职业的主要特点就是意义重,难度大,要求高。其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376,是确保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极端复杂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5]377,是做人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的工作。人的思想是“物质的最高的精华”[6],是人类大脑经过千百万年进化的产物,是人区别于动物和高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受到人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的双重影响,具有非常复杂的内容,其内在的规律至今尚未完全被科学所揭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比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更为复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他们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关注社会现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尚不稳定,处在“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他们总体上高度认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但是由于受到西方社会思潮和现实社会阴暗面的影响,个别大学生又有一些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其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很高。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和难度巨大的特点是相联系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378等具体的要求。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培育科学思维的必要性。

其次,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业现状所决定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内容、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自身能力不足的挑战,这也决定了培养科学思维素养的重要意义。其一,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力量——高校辅导员来看,其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在高校是有目共睹的。在高校编制紧张和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都承担了繁重的工作任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43号令)的要求:“高校要按照不低于1∶200的师生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9个方面。辅导员的工作异常繁重,从数量上看辅导员所带的学生往往超过200个的规定数量;从内容上看,很多高校辅导员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承担了诸如档案管理、网站管理、材料整理等大量的其他公共行政事务。作为高校安全稳定的直接责任人,辅导员还要面对来自社会和高校内部的安全隐患、政治性的敏感事件以及因学生自身原因带来的危机事件等压力,这重重安全压力下,辅导员精神的“弦”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其二,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共青团干部等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来看,他们从事的都是高强度的复杂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特殊的教师,不仅仅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还要对学生进行异常心理的筛查、对前来预约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有异常心理的学生进行跟踪与指导,对因异常心理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进行干预等,其工作的突出特点就是高强度、高紧张性。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也要面临复杂、繁琐而紧张的行政事务和学生工作。总之,整天被这些紧张而繁琐的日常工作所包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维就容易被“碎片化”所淹没和切割。这种工作现状,特别呼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用科学思维去清理头绪,合理归类,划分层次、区分主次,对各种现象进行抽丝剥茧,提炼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对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和有效应对。

最后,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维素养所决定的。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科学思维素养总体比较欠缺,主要表现就是在他们的思维结构中,经验性工作思维往往占据“首席”,科学思维敬陪末座,这就导致工作的科学性不高。我们知道,经验思维是有益的,它可以使同类问题得到思维惯性的及时有效处理,但经验思维也有局限。经验思维以经验为基础和核心,带有明显的感性直观性、具体生动性、零碎性和表面性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后馈思维,它不具有全面性、深刻性、长时性、前瞻性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维特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整天忙于应对或应付各种各样的学生事务,很容易被经验性工作思维所左右。经验性工作思维的方式是历时性识记的、线性程序的、操作性的,经验性工作思维可以很快完成计划中的杂务或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但容易陷入具体的事务中,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变成一个只会动嘴跑腿的“线性”事务工作者。而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就不能满足于做好日常的事务工作,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理论素养,能够成长为专家和能手。而专家之所以为“专家”,不仅仅是经验与资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工作水平问题,是处理问题的效率问题,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思维素养的支撑。

三、科学思维素养的具体展开

显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具有科学的思维素养,那么,科学思维素养究竟包含哪些具体的要素呢?又如何有效地将其他素养,比如,思想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等“粘合”在一起,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和整体素质呢?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与广大学生交流时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7],提出了青年学生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实际上阐明了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科学思维的主要内容,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维前提下,包括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等重要思维方式。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培养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一种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它通过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既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辩证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用联系发展和变化的而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工作,对待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大学生。辩证思维有助于客观全面认识成长中的大学生,有助于正确对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思想比较成熟,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大学阶段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也是最后的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具有反复性,效果具有滞后性。辩证思维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环境,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辩证思维提醒我们要扬长避短,循序渐进,既要统筹兼顾,又要抓住重点,寻求突破,不断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培养底线思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一般的工作不一样,有清晰而明确的底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一旦突破底线,出现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突发事件,就会给高校的正常办学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感,关注时事,大学老师知识丰富,信息来源多源,是社会知识的重要创造者,也是社会思想潮流的重要代表者,因此,高校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着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挑战,处于“人人都是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势,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巨大挑战。而高校是社会的“晴雨表”,高校的安全稳定关系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关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底线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8]“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即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9]。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特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底线思维,首先要牢牢守住底线,不能逾越底线,包括政治底线、安全底线、法律底线等,要加强对学生的底线教育,严防各种可能出现的苗头,确保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其次要做好预案,关口前移,对可能发生突破底线、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言论和行为胸中有数,手中有招,做到有效应对,从容处置,确保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风险;最后要努力争取高线,通过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取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在确保不突破底线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教育结果。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培养法治思维。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的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也需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这就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具有法治思维,形成“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认识事物、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10]。法治思维是一种正当性思维,它以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价值为遵循,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正当性,营造法律至上的法治环境,确保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等符合社会的政策和行为规范的要求,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只有正当才能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法治思维是一种规则性思维,法律本身就是一种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规范体系[11],规范性是法律的基本特点。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基本依据,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注重规范,以法律规则为标准对人们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法治思维是一种程序性思维,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程序,按照程序办事,是法治思维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讲究程序,遵循程序的流程,程序公正要是实体公正的具体体现。法治思维还是一种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培养法治思维,首先要健全管理制度,高校要完善各种教育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法规,只有学习和了解,才能理解和认同,做到“有法必依”;再次要掌握法律方法、依法科学管理,这样才能做到科学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和认可。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它强调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通过新的途径、方法、理念突破常规,提出与既往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的思维成果。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新时代,创新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行为管理和生活服务等诸多方面,综合要求很高,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适应这种特殊性要求。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多变,他们自身就有着求新求变的性格品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问题,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则是提升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创新还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实践工作中突破常规,进行反思创造,从而推动工作的不断创新和迈上新的台阶。创新思维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创新的工作内容。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求新求变,可以破除思维定式,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走出低水平循环重复的怪圈;创新思维可以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以超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方法和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创新的思维成果。

上述思维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日常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还需要培养理论思维、高阶思维等其他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是他们提升工作水平和理论层次的重要依据,已经有学者对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理论思维、高阶思维等进行了系统探讨,本文就不赘述了。

四、科学思维素养的培养路径

科学思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它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能力素养等其他素养进行有效整合,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如何培养其科学思维素养呢?

首先要“知”。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科学思维方式开展工作,首先要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知识,要知道科学思维究竟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科学思维对很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因此要提升科学思维素养首先要知道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原则和操作规则,了解科学思维的主要内容和内在精髓。而科学思维又包括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理论思维、高阶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每一种思维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规定,因此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有必要通过系统培训、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进行认识和了解。“知”不仅仅是看书本,还有交流研讨,思维碰撞,这样可以提升“知”的速度,提高“知”的效率,融入于心,内化于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科学思维方式、提升科学思维素养的第一步。

其次要“练”。要通过思维训练和实践锻炼的方式掌握科学思维精髓,这是培养科学思维素养的必要环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方式具有类似性,科学思维是思维行为的方式,在“知”的基础上还必须要“练”,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因为思维也是一种行为,具有“惯性”,即所谓“惯性思维”,思维和行为一样同样需要进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方式和模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必要通过学习思维训练的教材,进行“思维体操”的锻炼,从事思维培训的活动等提升科学思维素养。比如,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就需要做一些专门的练习题,因为这些思维方式不是一看就会,一用就灵的,这就像数学的教育方式,我们之所以要做大量的数学习题,就是要训练数学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方式是在实践中训练出来的。只有“练”的过程中才能加深对“知”的理解,固化了“知”,才能真正导“行”。

再次是“用”。这是培养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科学思维素养的目的所在。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了什么是科学思维,更关键的是要在实践中运用科学思维。比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分析学生思想问题时能否运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澄清概念,分清层次,清理矛盾,让学生的思想清晰起来;处理学生事务时是采用单一的、片面的方式思维,还是综合地、辩证地、系统地思考;考虑问题时能不能突破僵化的经验束缚,有没有创新性;能不能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思维进行提炼概括,形成理论成果,等等。通过逻辑性、辩证性、创新性的科学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用”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真正得到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改进。

最后是“化”。“化”的语义就是“成为某种状态”,思维方式的科学化是培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科学思维素养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培养训练和运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将科学思维内化到自己的思维“血液”中去,形成用科学思维处理事情、看待问题、思考研究的习惯,从而真正提升思维品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让科学思维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成为“自动思维”,成为从事学生工作,进行理性思维的基本工具和出发点,达到“知”“练”“用”“化”的一体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思维素养究竟有没有得到切实提升,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从共时性维度而言,要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科学思维用得怎么样,就要用实际工作的效果来检验。从历时性维度而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效率较之前能够得到切实提高,说明他的科学思维素养就得到了切实的提高。提高科学思维素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整体素养的提高,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化专家化过程中必须要攻克的难题,也是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进程的必需举措和必经过程。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科学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工作者的选拔与培养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点击科学
“政治攀附”
科学大爆炸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探析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