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的价值判断和思维能力提高策略

2021-11-28 13:34:56胡尔西丹依布拉音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胡尔西丹.依布拉音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前言: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对于图书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提高编辑的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保证科技类图书的规范性和先进性。互联网和多媒体的发展为图书出版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传统图书出版行业的编辑带来了挑战,编辑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培养自身的全媒体互联网思维,使科技类图书更具有普适性。

一、培养编辑的互联网思维

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在培养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时代的总体发展趋势,互联网时代的图书出版发生了非常大的变革,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在工作中应主动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展开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和编辑工作。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的图书出版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但互联网开放和交互的特点也为图书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应具备互联网发展意识,对科技类图书的编辑、出版和传播的方式进行创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科技类图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科技类图书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编辑可以将传统的科技类图书的文字内容以新媒体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将科技类图书的内容进行整合和精炼,使其适应新媒体碎片化信息的发展模式,为读者提供独特的信息服务。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应将互联网思维融入选题和出版的过程中,要适当掌握互联网时代下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选题和编辑的时候做好多平台传播的准备,通过培养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的全媒体互联网思维来促进科技类图书的创新和发展。

二、培养编辑的数字出版思维

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技类图书出版应将传统出版方式和数字出版相结合,但现阶段依然有很多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始终固守着传统的出版方式,并不具备互联网出版意识和数字出版思维。出现这一问题有可能是因为科技类图书的作者比较固定,作者在写作中没有考虑传播的形式,更没有考虑新媒体和互联网与图书的关系,所以依旧按照习惯性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进行写作。而且科技类图书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和行业垄断性,很少会受到市场的影响,使相关人员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所以,要想改变科技类图书出版的现状,就要培养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的数字出版思维,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技术对科技类图书的内容、编辑、出版和传播进行创新,将科技类图书的传统出版方式和数字出版相结合,培养编辑在数字出版方面的责任意识,让科技类图书通过数字出版的形式打破读者阅读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最大程度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并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在数字出版模式的发展中应寻求技术上的保障,还要加强与网络资源运营商的沟通和合作。数字出版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创建科技类图书的数字出版平台,并且要通过网络资源运营商对科技类图书的数字出版进行宣传,通过科技类图书的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1]。

三、编辑应创新读者服务模式

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通过互联网数字出版思维对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和传播方式进行创新,同时还要相应地革新传统的读者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编辑要站在读者阅读的角度上创新读者服务方式。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可以针对一本书进行全方面地开发,将科技类图书的内容按照各个媒体平台的特点编辑成不同的形式,将同一个内容发布在多个平台中,将科技类图书按照文字印刷出版、网络电子书出版、手机碎片化阅读等形式展现给读者,采用不同渠道和方式发布、宣传和销售。编辑应当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和多样化的服务内容,根据读者的需求建立科技类图书的数据库,为读者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编辑可以对科技类图书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使内容符合多媒体的形式,为读者提供全新的电子阅读体验,将科技类的知识以更加灵活和简洁的形式传播给大众。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应重视读者服务的内容,在结构上、文字表达上、格式上对科技类图书的内容进行创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使科技类图书适应新时期碎片化的阅读习惯[2]。

四、编辑应加强内容和质量的控制

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需要在图书的内容和质量上进行严格把关,无论是传统的纸质版图书,还是互联网的电子版图书,亦或是多媒体平台的碎片化内容,都应当牢牢把握住科技类图书的内容和质量。有价值的内容才是读者对科技类图书的根本需求,纸质、电子和多媒体都是科技类图书传播的方式,在宣传和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固然重要,但内容和质量才是图书的根本和关键。科技类图书在科技领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科技类图书的读者群体大部分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如果图书在内容上不够专业、在质量上不过关,一定不会受到读者的关注,甚至会影响读者对出版方的整体印象,所以编辑要控制好科技类图书的内容和质量。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每天都要查看大量的专业性稿件,在新媒体时代,编辑还会通过各个媒体平台接触大量的专业性内容,只有加强对内容的筛选和甄别,提高价值判断能力,才能将最优质的内容展现给读者。编辑应始终把内容和质量放在科技类图书出版的首要位置,对科技类图书的选题、创作、编辑、校对、装帧和印刷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保证科技类图书具有专业性和高质量。

五、提高编辑的学术能力和前瞻能力

科技类的图书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其内容往往会涉及到最新的科技或者经典的理论,所以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同样要了解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前沿信息,通过培养编辑的学术能力来加强编辑的价值判断。编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科技领域的最新动态,跟踪科技领域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度,对最新的科技学术成果进行阅读和理解,以此来提高编辑对科技领域学术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优劣程度的辨别能力。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还应在社交上与科技领域专家和学者保持联系并加强合作,在第一时间掌握专家和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另外,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要在科技发展上具备一定的前瞻能力,掌握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对重点研究项目进行跟踪,使科技类图书具有创新性和时效性。新媒体时代的信息更新非常快速且信息数量众多,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要想在新媒体市场具有一定的地位,就要保证发布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同时还要做到内容的深入浅出,避免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所以,编辑既要在内容、文字和出版方面对科技类图书进行控制,更要提高编辑的学术能力和科技领域的前瞻能力,保证科技类图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3]。

六、提高编辑的创新能力和融合能力

创新是促进科技类图书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图书的选题策划、装帧设计、宣传传播、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科技类图书的出版理念和模式。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当合理选择图书的选题和相应的作者,保证选题具有前沿性,保证作者在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以此来保证图书内容的创新性。在图书的形式创新上,要统一内容和形式,在内容的基础上对图书出版的形式进行创新,为读者带来最前沿的内容和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另外,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应当具备融合发展的思维意识,提高编辑的融合能力,将科技类图书资源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到一起,创新图书出版和宣传的形式,扩大宣传的力度并提高宣传的效果。科技类图书出版编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高数字出版的水平,将先进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手段融合到一起,提高图书出版的效率和传播的范围。通过培养编辑的融合能力让科技类图书的内容更加多元、读者服务更加多样、图书出版更加高效。

结论:科技类图书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编辑能力的影响,如果编辑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思维模式始终停留在传统出版业的状态下,就会使科技类图书的出版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编辑在自身思维上的不断创新、在自身能力上的不断提高也会促进图书出版不断革新和发展,使科技类图书更加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习惯,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对科技类图书信息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