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合曼·卡维力
(新疆广播电视台,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访谈类节目的发展源于人们审美的丰富,更加尊重说话的权利。但近年来访谈类节目同质化问题严重,在节目策划上缺乏创新,很难吸引到受众关注,造成访谈类节目普遍收视率降低,甚至很多节目停办。因此需要针对访谈类节目策划展开研究,通过对节目策划的创新,能够提高节目制作质量,从而丰富节目内容,推动访谈类节目的发展。
在访谈节目选题上主要围绕访谈对象的成长家庭、人生经历等展开,谈话内容匮乏,落于俗套。由于选题围绕嘉宾个人,很多受众并不感兴趣,无法吸引受众。同时谈话内容受到约束,也无法深入挖掘谈话对象的闪光点,主持人可发挥余地较小,谈话内容不深刻,影响谈话节目质量。
目前大部分访谈节目是邀请明星艺人、网络红人等,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和嘉宾进行互动,但问题内容普通,没有新颖性,无法让受众了解其更加感兴趣的内容。主持人和嘉宾保持一定距离,无法让嘉宾放松心态,打开话匣子,无法丰富访谈内容。访谈节目的核心在于访谈,但由于设置问题和袒护啊内容相似,造成节目出现同质化的问题,造成节目质量低下[1]。从长远角度来看,由于访谈类节目同质化问题的出现,节目收视率降低,也造成很多访谈节目停办。
一档优秀的访谈节目,必须要具备独特的特色,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只有让观众印象深刻,才能取得良好的收视率,才能提高受众黏性,稳定收视群体。但目前访谈类节目的策划并未确定节目定位,不明确节目特色,使得节目对观众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编导人员创新力不足,并不能推动节目创新,在资金上缺乏支持,无法制作出精良的节目,使得访谈类节目特色不足,无法获得受众的喜爱。
由于访谈类节目需要贴近群众生活,让群众产生共情,才能吸引受众观看。但是访谈类节目邀请的嘉宾,很多受众并不认识,嘉宾讲述的故事也距离群众甚远,无法引起群众共鸣。此外很多访谈类节目忽略了和现场观众的互动,没有尊重观众的想法,缺乏群众化意识,和群众距离远。
节目形式固定化问题也影响到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如今人们的意识观念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电视节目的偏好也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访谈类节目并没有根据受众的改变做出调整,节目形式固定,观众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自然出现收视率降低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制作人员缺乏创新,沿用访谈节目的通用形式,流程固定,无法吸引受众观看。
为了保证选题思路新颖,首先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充利用网络搜索全面调研,经过信息收集和筛选,确定选题。更要重视受众提供的信息,扩大信息源,注意整合受众提供信息,选择更贴近受众生活和关注的主题和人物。通过全面搜集信息,了解近期社会热点,增加选择范围[2]。同时要具备前瞻性视野,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社会热点以及人物,抢占先机。其次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和平台,邀请网友和受众一同参与节目的策划,更能了解受众和网友所关注的问题,更有利于选择受众感兴趣的主题以及人物,为提高收视率奠定基础。最后在确定选题前,需要利用网络搜索,了解其他平台是否做过类似的节目,其主要观点和视角有哪些,要注意区分和回避,避免制作出相似的节目。详细调查关于该主题的舆论和讨论风向,选取热议话题深入探讨。如《赢在新疆》节目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对于受众而言,企业家创业故事颇具吸引力,企业家也很少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辛苦创业路,内容新鲜,可谈及的话题多,能够吸引受众持续关注,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主持人风格对于节目策划有重要影响,在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处于主导地位,言行举止都会影响访谈氛围,决定着访谈节目的质量。主持人在节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谨慎选择。根据节目种类选择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在综艺节目中适合选择临场应变能力强,控场能力强,幽默风趣的主持人。在人物访谈节目中,适合选择逻辑思维清晰,亲和力强的主持人[3]。一些访谈节目还需要和现场观众互动,更需要观众所熟悉,亲和力强的主持人。在策划节目时要做好语言的编辑,通过猜测嘉宾或现场观众的反应,提前做出预设,能够在现场对主持人起到一定指导。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其端庄稳重、大气智慧的主持风格别具一格,能够快速和嘉宾熟络起来,并提出观众更感兴趣的问题,让节目效果更能引人思考,内容丰富。《超级访问》的主持人李静集合亲和、思辨、幽默为一体,属于万能型主持人,更容易被嘉宾信任,打开话匣子,提高访谈节目质量。《新闻1+1》和《时事开讲》则作为时事评论类节目,新闻信息密集,容量大,对于主持人专业素养要求高。需要更加专业、理智、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完成,如白岩松主持风格镇定自若,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对于实事敏锐,知识积累丰富,对于新闻事件侃侃而谈,让访谈节目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顺利录制。
对于电视访谈节目而言,节目形式和内容决定了收视率,为了保障收视率,不仅需要设计更加丰富的节目内容,更需要对节目形式进行创新。首先在节目现场必须要精心布置,以此突出主题,让节目更有创新性看点,在布景安排上贴近于节目主题。同时需要灵活使用小摇臂、摄像设备、电子屏幕、游戏设备等,设置充分的环节,扩充节目内容。若访谈人物具有代表性作品或事件,可以设置对应的环节,包括场外互动、现场互动等,把控访谈节目的氛围。如新疆广播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今日聚焦——创新服务 保障就医》采访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人员,通过采访的方式针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讨论,同时解答网友和观众的提问,关注防疫、就医等民生问题,面对面解答群众的问题。通过面对面沟通,将政府防疫政策进一步向群众解读,帮助群众了解当地防疫形势,通过防线设置给予群众最大的安全感。这一访谈形式将访谈节目放入基层,改变采访明星名人的刻板印象,由相关工作人员详细解读,和老百姓面对面沟通,为群众操心事想实招。这一节目设定不仅能够提供给政府和群众沟通的平台,更能让电视机前的群众看到政府的所作所为,达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访谈类节目制作难度较高,很容易出现内容过少、访谈枯燥、节目环节繁琐等问题,都会影响到节目质量。对此制作访谈类节目需要密切观察网络反向,并根据网络反响对节目进行调整。如今信息传播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自然改变了认知观念和思维模式,节目需要根据主流价值观进行及时调整,跟上受众思维的发展,才不会被受众淘汰。因此策划访谈节目中需要采用先进的理念,独特的视角,制作精品节目。剪辑过程中需要保证逻辑通顺,内容丰富,节奏松弛有度。同时充分利用花体字、音效、特效等效果提高节目的可看性。充分利用节目新媒体账号和受众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了解到受众的有效意见,要积极整改,不断完善节目。如《文化之林》作为维语访谈节目,主要针对维吾尔族的文化进行访谈。近年来逐渐意识到在话题选择上脱离公众需要的问题,开始进行改革,选择人们更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并对节目艺术效果进行进一步制作,让节目艺术感和制作质量得到良好改善。
结论: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访谈节目策划主要存在选题单一俗套、同质化问题严重、缺乏节目特色、缺乏群众化意识、节目形式固定化的问题,严重影响节目发展和收视率。对于访谈类节目进行创新,需要选择新颖的选题思路,选择合适风格的主持人,创新节目形式,根据反响动态化调整节目。只有坚持节目创新,才能满足受众需要,让节目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提高收视率和受众黏性,推动访谈节目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