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的创意思维与方法研究

2021-11-28 13:34:56王振宇胡姗姗
魅力中国 2021年16期

王振宇 胡姗姗

(长春开放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引言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是把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运用的交叉学科,其目的不是仅创造一个具体的产品,也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设计活动中的创新,是指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把各种事物整合到一起,并将这些元素和思维逻辑进行叠加融汇在设计中,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的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关键。“设计、创新、思维”构成了一组互为生发、互为因果的源动力组合。

一、创意思维

创意性思维是指用创造性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表达,是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也说明了每件事的意义属性是一种可以物化的思想意识活动。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相融合当中,首先是创意思维的重要原因:从事思维活动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某一个人具有丰富的创意性思维能力,说明这个人积极的学习工作会有意识地补充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创新创意思维能力,运用创意思维去进行设计。创意思维的基础是观察、联想、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判断、选择、概括等这些问题是需要逻辑和趋同思维去指引方向。创意思维的能力可以通过有目的性的锻炼进行逐步提高。而且创意思维丰富多样,想要提高自己的创意思维能力,通过研究这些思维方式的规律并且采用合理的锻炼方式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的。艺术设计创意性思维的主要类型有发散思维、同构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空间思维、柔性思维、虚锥思维和体验式情感思维。这些思维方式在应用中有交叉表现。

二、创意思维的基本特征

(一)开放

创意思维模式重视开放性,能及时吸收相关事物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思维材料,调整自己的思维机制,在外部事物的启发和指导下得出新的思维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性是创意思维的保证。比如说:如果广告主不接触新事物、不了解其他领域的变化和趋势、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创意出创新的广告意境。

(二)大胆求异

创意思维是一种寻找差异的特殊方式,需要非凡的思维,能够对某物进行讨论的结论和反面建立的参考模型,并注意“加一加一”的应用(即增加事物的某些元素)、“减少”(即减少事物的某些元素)、“改变”(即改变事物的某些元素)等。广告从业者必须经常对这些常见的、看似正常的现象进行质疑、批判和否定,并从他们那里获得新的观点。

(三)及时创新

创意思维需要随着现代形式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和反馈信息,对动态要强烈的表达,修正好思维结果,根据环境不断地适应。比如说,在设计广告这个部分,市场的环境和大众的需求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要及时发现和监测周围的环境和大众的需求进行整改。然后结合自己的创意思维进行广告的艺术设计,确保广告具有创新的精神。

三、设计创新思维的形成

(一)用户情感创新

设计创新思维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去创造新的事物或者服务。情感化设计一直以来是设计师常用的设计手法,通过设计创新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带来用户的内心愉悦,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更能体现设计的情感关怀。设计师需要去观察用户行为,并且找出用户所需所想。但是这些结论很难被量化,所以设计团队转而使用情感语言来阐释产品和用户,这些语言中包括欲望、需求、参与度和体验。

(二)产品功能创新

功能即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公用和效能,也是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受众需要的特性。设计创新的意义在于设计物的功能开拓。设计师的创造离不开直觉和想象,更离不开物质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分析。需要充分考虑团队构架以及现有科学技术分,析功能创新过程的利弊与风险,以减少各个环节潜伏的负面因素并找出对策。

四、创意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主题表达

创意思维在人类生活中以各种方式存在。它是一种新颖、精练、形象化的思维活动,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创意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分为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反常思维等。逆向思维是因果关系的逆转和因果关系的演绎。变态思维就是对事物进行相反方向的假设,根据事物之间的正负关系形成联想和异化问题,从超越常识的角度获得新的视觉形象。异常思维可以把问题的“点”引到问题的“表面”,并从一个出发点自由地联想到许多相关的点,也叫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不受知识和传统观念的限制,它是多维度、多方向的。与之相对应的是趋同思维,又称求同思维,它以本源为中心,从不同的维度和方向上着眼于本源,以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调动各种要素,直接指向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多向发散思维在艺术设计当中是领导的地位,而在收敛思维的艺术设计当中主要占中心地位。艺术设计作品的质量在于创意思维的效果,如果有多种创意思维灵活运用和互相交流,可以把作品实现最优化,对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有益处。

(二)强化色彩视觉冲击效果

现代艺术设计中色彩审美元素的构建,能够带给广大受众良好的视觉冲击,是现代艺术设计不可或缺的神秘元素构成。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色彩的运用必须保证与整体图形的充分协调,换言之,则是图形与色彩需要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图形借助色彩展现魅力,同时色彩的呈现更需要与图形的有机配合,形成良好的色彩视觉效果。所以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图形与色彩可以说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两者充分协调和有机结合,才能切实发挥作用,如果两者之间缺少协调配合,那么将很难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在设计卡通图形过程中色彩的选用,由于卡通图形通常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形象,所以在色彩搭配运用时,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些特点,以此来实现有机搭配和服务。这时则可以选取较为艳丽和生动的色彩,通过明暗对比、色相对比以及纯度对比等方式进行色彩调节,保证色彩的运用后,原本图形能够呈现出更加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且深化图形特点的展现,使整个现代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时代感,同时充满色彩的艺术魅力。

(三)增强文字应用灵活性

文字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其重要的艺术价值是不可替代和忽视的,无论是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字,均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将文字融入其中,能够发挥锦上添花的重要作用,增强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在我国现阶段的艺术设计实施过程中,在文字的运用上,更加注重其灵活性、多变性和多样性。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各项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工具,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也通常会借助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设计工具,进行文字运用的创新和优化,包括文字款式、设计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文字的视觉效果。在此背景下现代艺术设计师必须跟随这一发展趋势,加强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例如新媒体技术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元素构建,将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多种多样的书法字样充分利用,还可以对传统书法元素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其赋予更多当代价值,同时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实现文字在审美元素构建中的灵活运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效果。此外,不仅要使文字的阅读性得以保留,更要注重贴合实际生活融入更多人文元素,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所以在文字运用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文字的风格、大小、颜色、以及明暗对比,才能有效增强艺术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结语

当代设计创新的重要趋势整合,整合技术、商业和人文艺术等资源,通过用户情感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以及事业模式创新,从创造新的事物或者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这是设计创新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是思维的问题,设计创新归根到底是设计思维的创新的过程,所以,设计创新思维是设计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维度思维创新过程,以思考未来已来的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探索设计引领未来并创造美好生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