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娜娜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增多,我国在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出台了有关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规划中指出为了让老年人的起居更加方便,要使住宅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建设公共设施以便老年人活动,使老年人生活在自己家庭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完善尊老敬老的传统理念。但随着时间推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通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发现,政府为社区居家养人员置办的服务内容较少,内容主要包括的是:生活方面,有日常饮食、起居的照顾,家政工作等;娱乐方面,组织老年人员进行广场舞舞蹈、竞技棋牌娱乐等;医疗方面,以提供血压测量和按摩保健服务为主;在精神方面,仅有部分社区能够对服务对象提供简单的心理咨询。从整体上看,政府的服务项目相对稀少,服务模式过于单一,在时代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变得越来越高,退休养老人员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得不到充分保障[1]。
现阶段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由民政部门进行统一安排与协调的,而老龄委员会并不是养老服务工作的职能部门,所以他们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只能提出相关意见。因此各个部门间不能形成有效合理的沟通,这也就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对于其实际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除此之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不仅需要对社区内的健身器械进一步完善、服务人员的培养培训进一步加强,还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各项服务内容中。政府部门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投入为一次性补助,缺乏连续性,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无法长期健康发展。
第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是由相关行政力量直接负责参与管理,其过分注重于相关业务的展开,只注重服务进度是否够快,服务项目是否健全,从而忽略了服务内容质量,没有注重服务过后的评价与反馈。第二,受服务的对象由于不同的文化水平、身体状况、服务需求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使得相应的服务工作量大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服务工作很难得到服务对象的满意,从而影响服务工作效果。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和志愿者组织等多个机构共同负责,进而保障服务的多样化和全面性。但是,当下的实际情况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基本由社区委员会和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组成,使得服务过于单一从而无法有效满足退休养老人员的生活需求。专业的服务机构没有进行有效参与,缺少政府资金投入的大力支持,使得许多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无法为退休老年人员进行服务工作。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总体水平较低,服务人员缺少系统的培训与培养,许多志愿工作者更是连工作的基本内容都未掌握完全。相比之下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和专业价值准则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将极大的提高社区居家养老人员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者受伦理责任的约束从而更好的体现工作中的“敬业”。
我国的养老模式大致可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及普及率最高的社区居家养老三个类型。在内容上包括经济、精神和日常生活的服务工作三方面。随着时代不断前进,退休养老人员的需求逐渐多样化,传统的服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社区工作的介入不仅在服务理念上进行了转变,将服务内容多样化,优化了相应的服务内容,而且还提升了社会工作者的自我发展潜能,进而使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2]。
社会工作通过对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尊重服务对象,为退休养老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其自身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并对相应服务保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思想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的同时,老年人的福利权益进一步提高,为我国社会更加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水平基本上取决于相关服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所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也应为此进行提升。虽然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包含了对于退休老年人员的服务工作,但基于当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质量普遍较低,仍需要进行相关知识的灌输和专业能力的培训,从而使养老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社会各个部门、机构需要积极沟通和配合,由政府部门带头,积极推动薪酬体系和晋升体系的建立。许多社会工作者不愿为老年人服务,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得不到匹配的薪酬,和工作缺少明确的发展方向。为此政府政策需要大力进行扶持,帮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人才引进,培养优秀的工作者为社会做出贡献。不仅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训流程,还要打造合理优质的人才发展规划,进而不断引入新鲜血液,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首先,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需要注意其服务的类型和形式。举例来说,需要将社区内的退休老年人员信息进行统一整理,根据其年龄、身体状况、业余爱好、家庭环境等等众多因素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别,设计不同的服务内容,从而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可以多层次的满足退休老年人员的需求。其次,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要对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进行监督。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考核体系,制定相关的服务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机制。在每一次服务过后,要求被服务者对服务内容进行评价和意见反馈,相应养老机构对相应人员进行测评,确认其是否认真尽责的完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而对于在服务过程中态度恶劣,工作不到位的人员立即进行处罚,防止因其个人行为影响到服务机构的口碑。最后,要不断找寻老年人的潜在需求,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进而把握其需求上的变化,从而将服务效果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发挥其专业优势和个人特色,针对不同情况的服务对象进行不同服务,尽可能的使每一个服务对象都得到需求上的满足[3]。
许多人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着错误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工作内容并不了解,许多信息都是道听途说,经过各个渠道“加工”而来的信息传入相关人员,使其产生了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一种偏见。政府需要积极进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到工作内容和核心思想,以及此项工作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仅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退休养老人员维持生活,工作本身还会帮助社会工作者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维护自身利益。政府需要加大幅度提高资金投入的力度,增加资本行业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进而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积极使用社交媒体和相关平台呼吁社会各界群体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关注,可以以当下流行的短视频方式,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拍摄,上传至主流媒体,进而引发时下热点讨论。通过各个渠道为养老服务筹集资源与资金。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要发挥专业力量,借助组织优势,为解决当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提出专业、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结论:由此可以看出,现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存在诸多不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较少、缺少政府部门的协调与管理、缺少相关人才、服务机构不能满足养老人员的需求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是当下的必然趋势,通过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规划职业发展、完善服务项目,加强服务质量、加强社会关注度、积极宣传等路径进行积极介入,一定会让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质量更优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