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鹏
(淄博市临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淄博 255400)
近年来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方各面,很多领域和行业也都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来实现行业的升级或者是转型,以此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注重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让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步伐能够加快,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来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流程进行简化,实现政务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体现了政府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能够适应当下的社会形态,体现政府服务的与时俱进,打造智慧化、智能化的政府,实现智慧政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能够将省级、市级和区(县)级的系统的数据流和业务流打通,让基层单位也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来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最终形成能够全面覆盖市、县区、乡镇以及社区(村)的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体系,构建纵横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并且市级的服务平台还能够和省级的平台对接。“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分别从市级、省级和国家这三个层面来实现,其中省级的一体化平台统一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库和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市级多项的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从而指导市级的政务服务能够按照标准化流程来办事,省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还能够统一呈现相关的事务。在政务服务中,除了可以通过实体政务大厅来给人们提供服务之外,还应该构建移动APP、网上办事大厅和自助终端等,以此来让政务服务体系更加丰富,给人们提供多种办事渠道[1]。
政务服务是统一的整体,对于人们来说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针对性的部分,由于政务服务本身就是有机的整体,所以未来“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会从以往的单部门的碎片化服务转化为跨部门的整体性服务,给人们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并提供统一的办事流程、编码、事项名称、申请材料以及适用依据等,以此来实现政务部门的整体性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后台办事服务的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分工协作,实现对各种事务的联审联办,最终满足人们的需求来提供集成式的服务,这样一来,群众不需要通过多个部门来完成事务,而是可以一次都不跑而完成事务[2]。
数字化时代能够实现跨区域流动,而跨区域流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政务服务的一体化平台也需要从区域内一体化服务转化为跨区域的一网通办服务,通过一网通办来联动不同区域间的新技术应用和政策体系,能够有效降低政务服务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人员出行成本以及行政成本,促进跨区域的合作。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能够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事掌上服务,当前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在试点掌上服务。通过指尖办事掌上服务能够建立指尖上的政府,实现移动化的服务,通过在线政务服务来给人们提供便捷。可以对现有的政务APP资源进行整合,提供适用移动端的服务,利用小程序来提供微服务,通过这种操作简单、容易推广的服务方式来实现政务服务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够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而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还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来推动一体化平台的效能升级,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要促进一体化平台效能的提升,要对相关的制度规则进行创新,建立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具体来说,要对人工智能、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制度规则进行创新,通过制度规则的创新来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家层面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权属标准规范,对于数据的管理方、归属方以及使用方的权责边界一定要清晰界定,这样才能使用跨部门和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为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共享奠定基础[3]。另外还要应该建立数据鉴定和评估的标准,让各个部门都能够做好常态化的数据鉴定评估,以此来概统可靠、开放和共享的数据资源,确保相关数据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另外对于电子签章、电子签名和电子证照要建立互认机制。
现阶段一体化的政务平台变得越来越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功能和作用来加强评估,从而提升一体化平台的服务效能。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构建动态的营商环境仪表盘,结合政务服务各种服务事项的办件量、申请量、材料共享、咨询投诉量以及办理效率等各方面的数据来进行分析,从这个数据出发来确定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从而实现动态分析。另外还能够实现对政务服务整个过程的评估,从服务过程、服务结果的相关数据以及服务供给等的数据来进行全面评估,让评估更加客观、全面,实现横向的区域之间的对比以及纵向的自身的对比,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政务服务能够不断优化,最终提升整体的服务效能。另外还可以借助政务好评和差评的数据来对政务服务进行督查,通过监督的方式来促使整体的政务服务的水平得到提升。政务服务平台能够得到并搜集大量的服务相关的数据,通过这些服务体验相关数据的分析就能够对服务存在的不足和难点进行精准分析,并从实际的问题和不足出发来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构建能够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给服务人员以及被服务人员都提供很大的便捷,但是与此同时新技术的利用也可能会引发一些风险,对于这些风险一定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借助新技术来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比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中,使用智能审批的过程可能会导致伦理风险的发生,由于审批算法“黑箱”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审批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得不到保障,面临着一定的风险[4]。另外,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需要搜集大量的用户的真实的数据,用户要想通过互联网来办事,需要进行实名认证,而政务服务平台汇集的这些认证数据可能会泄露,从而导致个人的信息发生泄露的风险。并且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政务服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能够给人们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此时除了身份数据之外,个人的一些财务状况方面的数据、健康数据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的相关数据等都面临着泄露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重视,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另外,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掌握数字化服务的技能,所以需要做好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的过渡。
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能够实现政务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实现政务服务的变革和创新,因此一定要加强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相关的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要学习先进的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