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乃东
(聊城市市政设施养护所,山东 聊城 252000)
城市的基础性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市政建设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如果把国民经济视为人体来看待,那么市政建设就好像人体的生理系统,人体要维持正常的运转,这些所有的系统,都缺一不可。
(二)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市政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因为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1]。
(三)是合理化布局经济的前提。在目前“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市政的建设也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一)市政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发展也越来越快,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政工程施工部门人员也就出现相对紧张的问题,受利益的驱动,原来的市政工程企业就把相应的一些工程分包给一些新组建的专业技术差、责任心不强的分包企业,造成市政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质量意识淡薄是目前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市政工程档案不完善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所有的规划都必须建立在现有市政设施基础之上,而这一切的来源就是市政工程档案。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忽视市政档案利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在一些道路变更、绿化工程的施工中,因施工方未做好基建档案的摸查调研,造成市政供水管线位置被随意变更、供水阀门井被绿化掩埋,更有甚者,暴力施工致使管网爆裂,给人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环境和社会形象。
(三)市政监督体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市政设施建设过程中,参与部门层次重叠、产权部门间推诿扯皮、重复施工问题严重。“挖了建,建了挖”不但严重浪费财政资金,还大大影响市政设施建设效率。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工程,虽然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多年来各级领导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因此对市政工程还没真正重视起来,所以市政工程中的施工标准、规范还有不健全的地方,加之领导部门的职责权限不太明晰,从而无法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真正的监督和控制,这就给市政工程施工部门提供了方便,一些市政工程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所用材料达不到工程所要求的标准,造成市政工程不能正常运运行。
(一)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力度
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成本的管理,因此,应建立一套健全的成本管责任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应将企业作为核心,主要对合同中规定的成本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2]。并且还要对合同中的单价进行分解、调整,使其平衡,以此确保企业内部核算单价的准确性,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从而对作业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及指导。工程总工程师应组织一批技术水平高的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细致的研究,将存在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创新技术手段与方法,这对于成本控制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是整个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工作人员的意识提高了,才能主动地对工程负责,不会出现因为一己私利而破坏整个工程的现象。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工作时安全帽的佩戴务必要到位,工作服也不可缺少,要让施工人员了解到这些设施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施工工具必须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清楚其操作流程,又不会的问题要及时询问,出现问题及时找到解决方法。
(三)增强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市政建设中参与的工作人员众多,有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员的素质都能达到要求,有的人员素质极高,而有的则不尽如人意,不同地团体之间差异性极大,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欠缺,因此,整体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仍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日益科学化,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的要求也越发提高,因此,需要对招收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让他们了解到自身的职业要求,据此来进行自我的提升,尽量做到大部分的施工人员有专业的从业资格证书或是其他证件,而一些专业知识过硬而又没有从业证书的人员,也不必过分拘泥以此,可以对他们进行稍加培训,在保证他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为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3]。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需要创新工程管理的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加强建筑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程管理成本控制、工程管理策略优化等方面做出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