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罗冰(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消化道出血,主要发生在食管与肛门之间的消化道。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引起出血的原因也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总体而言,消化道出血患者会出现呕血、便血、黑便等症状。如果患者病情发展不严重,出现的症状表现就不显著;如果病情发展严重,在疾病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患者会出现贫血或血容量减少的现象,容易造成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期间,为确保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就要明确患者消化道出血的部位,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那么我们如何区分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呢?
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疾病的发展特点,通常将消化道出血划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以及下消化道出血。基于患者发病位置的不同,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危害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保障治疗方法实施的有效性,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来制订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胆道出血以及胰腺疾病有着一定的关系。
食管疾病主要包括:(1)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剧烈呕吐使胃内压力增加,胃壁强收缩,导致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出血。(2)食管损伤。在实施检查、放射治疗的过程当中,在强酸以及强碱等化学物质的作用下对食管造成损伤。(3)食管憩室炎。食管壁出现食管憩室伴有炎症后引起出血的情况。(4)食管癌。癌肿侵犯食管的血管引起破裂出血。(5)主动脉瘤。破入食管引发出血。
胃十二指肠疾病。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息肉及肿瘤、十二指肠憩室、血管发育异常、异物以及放射性损伤等。
胆道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道结石、蛔虫病以及胆管癌等疾病。进行胆道术后损伤,肝癌、肝脓肿以及肝血管瘤也会引起患者出血。
胰腺疾病。在疾病发展期间可逐渐累及患者的十二指肠,出现胰腺癌、急性胰腺炎以及并发脓肿破溃,引发患者出现出血现象。
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小肠血管畸形、钩虫感染、克罗恩病、非离体抗炎药物损伤、良性肿瘤、缺血性肠病、肠套叠以及放射性肠炎等疾病引起。痔疮、肛裂也是引起患者出血的主要因素,肠息肉、结肠癌、肠结核、静脉曲张、溃疡性结肠炎、感染性肠炎、血管病变等也会诱发下消化道出血。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管性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病以及尿毒症等也会诱发患者出现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基于消化道出血疾病发展的特点,在临床当中,如果患者的出血情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就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如果患者为非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可采取抑制胃酸分泌抑酸药物实施治疗;而针对不明原因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首选内镜治疗方法。如果患者为静脉曲张性破裂出血,在治疗工作开展期间,首先要借助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治疗,如常见的生长抑素、奥曲肽例、特利加压素;其次,包括气囊压迫术,内镜治疗以及急诊手术治疗。
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对于下消化道出血,基于患者发病原因的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案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果是由痔疮引起,可予以直肠栓塞剂、加扎疗法以及注射硬化剂实施治疗;如果是血管病变引起的,可采取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双塞治疗术;如果是息肉,可借助内镜切除术进行治疗;如果为重型溃疡性结肠炎,可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对症的止血治疗。
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期间,为确保患者能够取得更好的预后,在采取相应治疗后,应综合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及时指导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从饮食、生活等角度出发,加强个体管理,叮嘱患者保障食物的营养健康、易消化吸收,保障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补充;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水果、蔬菜等,禁止食用一些霉变、腌制、熏烤以及油炸食品;降低盐分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吸烟喝酒的人群,要尽早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充足,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日常生活。患者要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方案,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疾病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为自身取得更好的预后,并促进身体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