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郑歆蕾,代雪梅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盆腔炎是指女性子宫结缔组织周围、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的情况。慢性盆腔炎多是由于急性期疾病治疗不彻底,随后慢慢发展而来,其病理时间长,治疗难度大。虽然盆腔炎在临床上常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大部分女性都会发病,而只是很少一部分人会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自身免疫能力下降,细胞抵抗能力不足导致。
(1)产后或流产后的感染。产后由于患者身体虚弱,其抵抗能力降低,宫颈口有恶露流出,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接触细菌,容易引起感染。此外,分娩时造成产道损伤、内留残物以及分娩后过早性生活等,病原体侵入宫腔内均可造成感染。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输卵管通液术、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等操作时没有严格地杀菌,没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造成外来细菌侵入造成感染;手术前患者准备不充分、有过性生活以及手术灭菌方面存在遗漏、手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可在手术后出现宫内的急性感染。手术后患者尽早进行盆浴、自主阴道清洁等使外部细菌入侵,依然会造成细菌感染,引起盆腔炎。
(3)经期卫生不良。在月经期间,一定要避免进行性生活,使用的卫生巾等清洁用具一定要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同时月经期间最好不要特意进行阴道的清洁,不能进行盆浴以避免病原体侵入宫腔造成感染,引起盆腔炎。
(4)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常见的阑尾炎、腹膜炎等,这些炎症由于与生殖器官相近,原发细菌、病毒等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等转移至盆腔处引起盆腔炎患慢性宫颈炎或者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5)其他。如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1)社会关注,政府重视。有效预防盆腔炎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将盆腔炎问题作为重要的课题进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重点研究盆腔炎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进一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2)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和性教育。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性教育是预防盆腔炎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社会上还普遍存在一大部分对性知识不理解、对妇科疾病不了解的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将知识传达给广大群众,有利于提高广大群众对妇科疾病、盆腔炎的认识。通过性教育可以传达给广大群众什么是性行为,怎样进行性行为是安全的,怎样判断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怎样正确使用避孕套,同时提倡无生育要求的群众使用避孕套,以此减少性疾病的传播,有效预防盆腔炎,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
(3)医疗机构应该提供有质量的医保服务。医疗机构可以大量培养治疗妇科疾病的优质人才,对妇科疾病护理人员进行更加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妇科疾病的认识水平。积极研究、推广生殖道感染病原的检查技术,普及有效治疗盆腔炎的医疗技术,全面提高妇科疾病的检查、治疗质量。严格要求治疗质量,保证治疗方式有效,治疗环境无菌,治疗后进行专业护理。
(4)避免各种途径的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应该做好会阴部位的清洁工作,保持会阴干燥。护理时注意不能过度使用清洁剂、肥皂水等。日常护理建议使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或者一般的温水即可,冲洗时不能反复进行,洗掉外部赃物即可,清洁完要擦干。清洁盆等工具要专人专用。平时穿通透性好、宽松的内裤。
(5)做好避孕工作。临床上做人工流产手术后出现盆腔炎的病例屡见不鲜,因此在暂时没有考虑要孩子的时候进行性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女性朋友尤其需要注意在人工流产手术、取环等手术后一段时间内要注意避孕,同时不要进行外阴清洁、盆浴等。
(6)产后注意适量运动。生产后的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比如做俯卧或膝胸卧位可以有效防止子宫后倒,减少盆腔出血、淤积。多行走,伤口创伤都愈合好之后可以进行慢跑等。良好的运动锻炼可以帮助女性朋友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疾病抵抗能力,有利于防止盆腔炎等其他妇科疾病的出现。
(7)平时多泡足。人体众多穴位都集中在脚步,经常使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动血液的功效,并且可以调节多处穴位,促进多部位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全身组织、气管的营养状态,维持正常高效的身体代谢能力,增强脾肾功能,对预防盆腔炎有很好的作用。